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2015年初,國家衛生計生委在網站發布通知,就“計劃批準金箔用于白酒”征求意見,這份通知引起社會廣泛爭議。據稱該提議來自一家白酒企業,此次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來自白酒行業,在他們看來,金箔入酒的意義在哪兒?
先來回顧一下:
1月28號,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關于征求擬批準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的函》,計劃批準金箔用于白酒,最大使用量為每公斤0.02克,并開始征求各相關單位意見并向社會征求意見。
這份通知,引發了社會的關注和質疑。上海食品添加劑行業協會秘書長吉鶴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吉鶴立:金箔酒0.02克,成本是兩塊錢,但是將來的商業炒作是很可怕的。
就各方的爭議,國家衛生計生委下屬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2月4號召開媒體溝通會,回應了三個方面的質疑:一,金箔入酒,是否安全?二、金箔入酒,是否必要?三,為何要就金箔入酒進行公示?
根據相關規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依程序組織安全性技術評審并上網公開征求意見,其間未收到不同意見。鑒于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的特殊性,為進一步廣泛了解社會和相關部門意見。
2月20號,書面意見反饋截止。但金箔是否可作為添加劑入酒,目前尚無消息。
有網友評論:“金箔酒,賣的是噱頭,買的是面子,送的是價格,喝的是無知。”
金箔可不可以入酒?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表示,安全性上沒有問題:
陳君石:金箔作為一種添加劑,沒什么稀奇的國外都有而且長期以來都有,不是最近的事情,我們現在這次征求意見的中國的作為一個食品添加劑新的食品添加劑,它的整個審批過程當中對安全性絕對是放在第一位的,是經過我們自己的毒理學的專家組來討論,認為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沒有安全性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袁仁國說:
袁仁國:我認為對人體有益的我都認為可以。
許多業內人士認為,背后反映出的,是目前中國白酒冷清的市場氛圍,貴州某酒企負責人陳先生用“寒冬”來形容大環境。
陳先生:我們是在茅臺鎮有一家酒廠,服務的對象正好和我們比較接軌,服務的對象就是政府采購,從八項規定出臺之后我們遭遇了比較嚴重的,因為原來這是公款消費,現在因為說對酒企來說尤其是高端酒企非常嚴格,基本就取消了好多單位,現在市場也在調整,現在叫白酒的寒冬,你要堅持住堅持住了也可能就成功堅持不住倒閉好多了。
也因此,在不少大型酒企的負責人看來,金箔入酒只是白酒企業無奈向寒冷市場中拋出的噱頭。
勁酒安徽地區市場經理王維濤:我覺得它只是一個噱頭,中國高端酒已經走到一個瓶頸了,有點問題。
金箔入酒最終會不會被批準?大的白酒企業是否對金箔酒生產感興趣?穩健的白酒市場又該如何建立?《新聞大結局》追問答案: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記者就金箔入酒進展一事追問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國強:
記者:金箔入酒的事情有沒有時間表?
王國強:問我們專業部門。
記者查詢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發現,目前還沒有正式通過允許金箔入酒的文件出臺。此前,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員王竹天說,會充分考慮公眾的質疑:
王竹天:現在已經有這樣的反映的話,不光是衛生計生委,包括我們這些審評的專家,都要審慎地來考慮一下,我們是不是要接受它。
對于更多的酒企來說,金箔入酒,有沒有生產吸引力?
今世緣酒業董事長、總經理周素明:
記者:今世緣有沒有這個打算生產這樣的?
周素明:沒考慮,沒有。
勁酒安徽地區市場經理王維濤:
王維濤:對我們公司來說,應該是不會做這些事情。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持相同觀點:
馬勇:對白酒行業的影響我感覺可以忽略不計,金箔作為添加劑了,是不是很多的骨干企業嘗試使用它,我覺得肯定不會。
在更多企業看來,對于白酒行業來說,轉型也許才是迎來春天的最佳選擇。全國人大代表、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袁仁國去年兩會期間,就表示要轉變公務消費為主的銷售模式,如今,一年已經過去:
袁仁國:八項規定以后,我認為倒逼我們,倒逼我們轉型,從公務消費轉到商務消費、休閑消費,個人消費。效果還是比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