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品易碎快遞物流企業如何處理產品破損?
可見,酒業網絡消費的主要問題出在中間環節,也就是快遞和物流方面。
河南長通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曉明介紹說,酒屬于易碎品,但在物流方面,發貨數量越大,越不容易造成破損,發一件或者幾件的很容易破損。
崔曉明分析,原因是數量大的單獨運輸就不容易破損,而數量少的只能拼車運輸,在其它物品的擠壓下就會出現破損的情況。
崔曉明表示,凡是出現破損和丟失的,如果客戶為貨物保價了,那就按照保價比例進行賠付;如果沒有保價,物流公司會按照國家規定的賠償標準,賠付運費的3倍~10倍。
酒客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O2O運營總監孟海洋說,他們是自建的配送團隊,因此一旦出現破損或丟失,那么公司是全額賠償。
有讀者反映,運輸前后的野蠻裝卸是造成酒類產品破損的主要原因。對此,崔曉明解釋說,凡是托運酒等易碎品的,都要求裝卸工人做到輕裝輕卸;但有的客戶在托運酒時,為了防止破損,又在酒箱外面增加了包裝物,反倒讓裝卸工人誤以為是其它物品而沒有做到輕裝輕卸。
至于運輸途中調包的情況,崔曉明說一般不會,因為全程都有監控。但有些外包裝箱出現破損時,丟失一兩瓶酒的現象就很難避免了。
托運酒時破損如何將損失降到最低?
交談中,河南省宅急送快運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馬相臣指出,丟失在酒類電商中的占比不大,主要問題是破損。那么,有沒有辦法讓酒在托運時的破損情況降到最低呢?
馬相臣說,酒在出廠時的包裝很難達到運輸要求,因此要想達到運輸要求,托運時最好加裝包裝材料,比如在酒箱中填充塑料泡、氣柱等,都可以起較好的保護作用。這方面,貴州酒企在托運時做得比較好,酒箱從兩米高拋下都不會造成酒瓶破損。
對于加裝包裝材料,有的說會增加包裝材料和人力成本;有的認為材料不貴,不會增加太大成本。
崔曉明介紹,托運酒類產品時,特別是托運重新增加了外包裝的酒,最好在新的包裝物上貼上易碎標志,這樣就可以給裝卸工人提個醒。托運的酒類產品特別貴重時也可以做個特別聲明,引起物流、快遞公司的高度重視。如此,都可以將破損的幾率降到最低。
當然,作為網絡消費中重要的一個服務環節,物流和快遞公司也應該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真正站在客戶和消費者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保障產品安全,既讓賣酒的商家滿意,也讓購酒的消費者無憂。
為產品“辦保險”亦可降低損失
不管酒類產品在網絡銷售過程中的破損率如何降低,破損和丟失仍然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現實問題。那么,如何將損失降至最低呢?
崔曉明說,托運酒時最好找知名大公司,這樣會有效減少周轉次數,破損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原來,物流和快遞公司也有大小之分,大公司業務四通八達,產品裝車以后就可以直接送達客戶手中。而小公司的承運能力有限,且很多地方不能到達,但為了招攬生意他們也來者不拒,照單全收。收單后,他們會轉交給大公司托運,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產品的裝卸次數,產品破損的幾率就會增大。另外,找大公司辦托運,貨款也安全。
還有,就是最好給產品辦個“保險”,在快遞物流行業叫保價。
不保價,出現丟失或破損時就按運費的3~10賠償。比如托運1000元的酒,運費是20元,全部破損最多也只能賠償200元。而適當保價了,看似多支付了一些費用,等于是買了個放心,可以將產品損失降到最低。
崔曉明介紹,每個物流和快遞公司的保價費都不完全一樣,比如保價1000元,有的保價費是1元;有的是5元,也有的10多元。相比之下,物流公司的保價費低,快遞公司的高一些。
商家誠信經營是消費無憂的關鍵所在
座談會接近尾聲時,河南省副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希安認為,網絡消費中,酒類板塊,確實存在運輸中的破損問題、還存在假冒偽劣產品以及丟失現象,作為網絡消費產業鏈中的一分子,要積極倡導誠信經營,真誠服務,讓消費者滿意。
河南省酒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蔣輝表示,快遞物流行業發展迅猛,人員素質良莠不齊,著實應該加強行業自律,提升服務意識,規范行業發展,同時要與客戶做好溝通交流,用服務贏得固定的大客戶,為網絡誠信經營保駕護航,讓網絡消費安全無憂。
河南省糖酒食品流通協會會長王慶云指出,網絡時代,產、銷、運各個環節都要有責任意識,誠信經營,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產品。作為經營企業,遵守職業道德,杜絕虛假宣傳;要樹立充分尊重消費者的理念,對商品要有敬畏之心,對消費者負責。作為快遞物流企業,要兌現承諾,高效安全地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王慶云強調說,酒類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運輸企業,都要認真規范本行業本渠道,要有使命感、責任感,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有信譽,對行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