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新中國首次將白酒放開價格開始市場經濟運作;2018年,白酒產業即將實現萬億大產業規模。對于白酒產業的蓬勃發展,許多業外人士表示看不懂。那么,在這20年來,白酒行業的發展邏輯究竟是什么?
在當下,酒業面臨著新消費勢力的崛起,消費升級的到來,新消費需求的持續裂變等新常態,酒企該如何發展,經銷商該如何進行突破,未來白酒業的發展方向又在哪里?這些都是時下最熱話題。
四因素共推酒業騰飛,新品牌為王時代到來
對于20年來白酒產業的發展邏輯,眾多業內外智業機構在進行深入研究。經過經年累月的深入分析研究,北京正一堂戰略咨詢得出了他們的結論。
在正一堂的分析當中,過去20年里經濟作為外部客觀拉力,營銷作為企業主觀行為,品質作為安全健康標準,品牌作為消費者心智占領利器,這四大因素共同成為白酒產業的四大推進力,在過去20年當中不斷推進行業的發展。
雖然共同作為推動因素,但是四者的重要程度因時間節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正一堂通過研究發現,在上世紀80年代,國家首次放開白酒價格,當時的四大動力因素作用并不明顯;到了上世紀90年代,四大因素結構化開啟,品質成為主導因素;在2000年后,營銷作為主導因素,酒業開始高速擴容增長;到了2010年后,白酒產業進入擠壓分列時代,這時品牌成了主要推動力。
同時,正一堂方面表示:在未來,白酒行業仍然是以品牌為王,但是四大因素的次序會有所變化。之前是品牌>品質>營銷>經濟,但是隨著中國經濟面臨新常態,白酒行業的四大推動因素次序也將變為品牌>經濟>品質>營銷。雖然仍舊是品牌為王的時代,但是這其中卻有著新變化。
酒業新常態下,“雙品牌”助力酒企業績高漲
在新時代下,外部經濟因素已經成為影響酒業發展的第二大因素。究其原因看看酒業黃金十年后的深度調整期也就明白了。目前,中國的經濟正在進行蛻變,正在面臨新常態。
經濟面臨新常態,這對于酒業而言也是新挑戰,因為酒業也正在面臨新常態。其一就是新消費勢力的崛起,隨著消費者的年輕化,越來越多的酒企重視這一部分消費者,對于年輕化的探索從未停止腳步。其二就是整體消費升級的到來,隨著經濟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愈發強烈,這促使了白酒產業的消費升級。此外,白酒行業還面臨著新品類、新營銷、新場景、新引用等等挑戰。
在國家經濟進入新常態的2012年前后,白酒企業預見到行業新常態即將到來,便逐步開始了自身的調整。拉通來看,在這期間,洋河+藍色經典的雙品牌,刮起了一股綿柔風;瀘州老窖+國窖1573的雙品牌,強勢喊出濃香正宗;汾酒+青花汾酒的雙品牌,帶領汾酒實現業績猛增;古井+年份原漿的雙品牌,堅定的邁向百億目標……
可以說,在酒業新常態下,“雙品牌”的發展模式,成為了眾多名酒企業的選擇。同時,“雙品牌”的發展模式也不負眾望,助力企業業績高漲,也給行業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驚喜。
擁抱“雙品牌”,成就經銷商
“雙品牌”的戰略不僅僅適用于企業,對于數量更為龐大的經銷商群體而言,“雙品牌”的戰略思維、發展模式同樣適用。
一方面,經銷商要明確的知道打造品牌的重要性,沒有品牌再努力都是為他人做嫁衣,為他人賺取利益。同時,經銷商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產品的時候,也可以借鑒“雙品牌”的模式,一個主品牌,一個副品牌。如果說沒有品牌是為別人打工,那么有了自己的品牌就是為自己打工。但是,只有一個品牌穩定性不高,如果是“雙品牌”就等于給自身買了雙保險。
另一方面,經銷商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也可以對比參照“雙品牌”模式。既可以選擇擁有“雙品牌”的企業的雙重產品,也可以通過自己對于不同定位的產品進行重組,將自身的產品結構調整為“雙品牌”結構。這樣的才能夠滿足消費者愈發多樣性的需求?梢哉f,“雙品牌”在不僅僅適用于企業,同樣適用于經銷商。合理的采用“雙品牌”戰略,既能助力企業的騰飛,也更能成就經銷商的突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