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2017年的中國白酒市場格局,醬酒無疑是最熱風口:飛天茅臺批發價突破1600元、茅臺股價摸高800元,茅臺集團銷售收入和利潤均實現50%以上的高增長;業內外資本再度蜂擁進入茅臺鎮。茅臺引領的醬酒財富效應讓市場和行業又開始陷入興奮和沖動,仿佛又回到了上一波2009-2012年的醬酒饕餮盛宴中。
經歷了2012年的深度調整,在白酒市場新常態下,醬酒市場未來發展態勢如何?我們必須冷靜下來認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4個方向,把脈未來白酒市場
醬酒只是白酒的一個香型和品類,要看清楚醬酒的未來發展趨勢,就必須先要看清白酒市場發展的基本方向。對此,左右腦咨詢通過長期的深入調查并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這些關于白酒行業的基本觀點。
一、2017年各項行業數據已經證明,白酒市場已經回暖,度過了2012年以來的深度調整期,開始進入新一輪的市場發展期。
2017年20家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報的數據:實現總營收1250.58億元,同比增長30%,凈利潤394.5億元,同比增長45%。
二、白酒市場的品牌集中度開始大幅提升,馬太效應明顯,一二線白酒品牌之間的廝殺開始逐步白熱化,三四線白酒生存空間被嚴重壓縮;越往低端走,品牌集中度越弱。
前三季度,茅臺、五糧液、洋河三家企業營收之和占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63.8%。
前三季度,茅臺、五糧液、洋河三家企業凈利潤之和占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81.9%。
8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占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
三、好酒的比重會越來越高,主產區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當中國白酒的真實產量已經突破1200萬千升的時候,白酒的量已經很難再有大的增長空間,但會發生較大的結構性變化,那就是以純糧固態為核心的糧食酒的比重會大幅增長。所以我們從濃香的主產區四川和醬香的主產區貴州兩個主產區2017年的數據來看都是非常良好的。
(2017年四川省經信委數據:四川全省全年白酒產業實現產量430萬千升,完成銷售收入2470億元,實現利潤290億元;2017年貴州省經信委數據:貴州省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產值902.4億元;完成銷售收入828.6億元,同比增長40.4%;完成利潤總額420.3億元,同比增長59.9%。)
四、受移動互聯網和新經濟的沖擊,白酒行業的渠道結構更加復合、線上線下一體化更加融合,推廣方式和品牌的傳播方式更加現代(粉絲、體驗、社群、場景)。同時,主流的企業通過運用更加現代的手段和工具加快了對其核心消費人群的爭搶(茅粉、國窖薈、青花盛宴等)。
5股力量,支撐醬酒市場高增長、高利潤
簡單的說完白酒行業的基本情況,我們再來仔細看醬酒市場的基本情況和未來趨勢。2017年醬酒市場的經營情況一覽:
一看巨頭茅臺:2017年茅臺集團完成銷售收入764億元,同比增長50.5%;實現利潤總額403億元,同比增長57.6%;上交稅金256億元,同比增長37.6%。
二看兩個主流醬酒企業:左右腦咨詢估計郎酒的醬酒板塊銷售收入約在40-50億之間;習酒公布的數據實現了銷售收入35.78億。
三看二線醬酒企業:國臺、金沙又回到了快速發展的軌道上來,銷售體量接近10億元。珍酒、釣魚臺等2017年銷售收入約在3-5億元。
四看仁懷的部分中型醬酒企業:2017年仁懷地區銷售實現過億的約有20家左右。
五看創新企業:以酣客、肆拾玖坊、醬酒智造、酒金會等企業為代表。完全以創新營銷模式起家的酣客2017年銷售已經突破3億元。
總體來看,2017年醬酒市場在茅臺的引領下取得了巨大的收獲。2017年我國醬酒市場的整體銷售收入約900億元,約占到了我國白酒銷售收入的13%左右;醬酒產業實現的利潤約在450億左右,有望占到我國白酒行業利潤的35%-40%。醬酒市場呈現出高增長、高利潤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