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一開年酒企就拉開了漲價大幕。不少朋友就納悶,不就是一瓶酒么,為啥說漲就漲?漲價的依據在哪里?
今天,筆者給你答案!
酒業復蘇驅使酒企沖刺,漲價!
如果說2016年行業還停留在“弱復蘇”層面的話,那2017年行業真正迎來“大復蘇”,野蠻生長、粗放經營的產能擴張型轉向消費升級、品質提升的結構優化型。
在這種酒業復蘇的大背景下,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酒企本身對未來的信心都極大增加,前者可以從以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等白酒股為首的白酒板塊強勢大漲看出,后者則可以從名酒企業近來提出的目標得一窺見。
茅臺提出在十三五末集團實現“千億”目標、五糧液制定“兩個百億”目標,洋河則野心更大,提出未來集團營收過千億、市值破千億美元的目標;瀘州老窖提出2017重回百億,整體收入增速不低于20%,長遠回到第一集團軍,重回前三甲的戰略目標,郎酒也提出了2018年銷售破百億,2019年預上市,2020年紅花郎突破百億的目標。此外,古井、劍南春、牛欄山也都提出了“沖擊百億”的戰略目標。
在這種集體“躍進”的形勢下,提升業績、達成目標的最有效、最便捷手段莫過于在產品上“做文章”,一是推出新產品,二是做好老產品,而最直接、最經濟的舉措無疑是通過老產品的“量價提升”來達成戰略目標,一是體量上的增長(也就是大單品的打造),二是價格上的拉升,也就是通過提高價格來提高利潤,創利創收。
消費升級帶來價格上移,漲價!
除了行業層面的復蘇之外,消費升級、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也在推動白酒價格的上漲。筆者親身了解,在剛過去不久的雞年春節,飛天茅臺、普五、國窖1573這樣的“舊時王謝堂前燕”已“飛入尋常百姓家”,進入到不少朋友家的除夕餐桌。
可以說,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消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人們在消費時更傾向于健康、養生、環保與有品質的產品,而價格也不再像過去那樣成為唯一的、決定性的影響消費的因素,相反只要是設計好、品質好、口感好的白酒,消費者是愿意用高價來“埋單”的。這也說明了本輪行業復蘇的一大特點是品牌集中,消費正再向一線名酒聚集。
天風證券表示,本輪升級的主要推動力是基于財富積累和人口結構的變化,主要是商品與服務的品質升級,是從衣、食消費向住、行、康、樂、教等消費品類升級。因此可選消費的升級是主線,食品飲料板塊中高端次高端白酒最為受益。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就消費者而言,是愿意為了更好的產品而多掏一定的錢,而酒企也樂于在提升白酒品質的同時拉大白酒的附加價值。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價可以說是提升品牌形象,樹立品質標桿的一大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