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之后,白酒行業慘淡經營,中高端酒水受挫之后,大中小企業紛紛把目光轉向了民酒市場,于是又刮起了民酒市場的腥風血雨。最終促使一部分市場根基比較淺的企業要么快速縮水,要么直接碾碎在白酒調整期進程的車輪里。但是,白酒的調整并未結束,而是剛剛開始。未來的幾年可能是白酒集中度進程高速發展的幾年,在這幾年中,全國性酒企會進一步壓縮省級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在白熱化競爭中,將會干死一大批的區域性企業。區域性企業的冬天正式來臨!
未來幾年,消費者的品牌意識培育完成,消費者對于品牌有一個重新的定義和認識,品牌意識的提高會加快品牌集中度進程!
隨著消費者文化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識會進一步增強,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受其他促銷、買贈活動等外因因素的影響相對來說會比較小。對于品牌的依賴度會比較高。他們在同價位選品牌時,首先會把大品牌作為第一首選。同時消費升級的驅動帶來了消費者對品質上更高層面的要求,白酒品質正在回歸,品質驅動時代正在到來。此時,在消費者看來,品牌等同于品質,此時品牌力即等于銷售力,在此過程中,強大的品牌力無疑成了一把銷售利器。這一現象會加速品牌集中度進程。
全國性白酒與區域龍頭“精細化”進程的加快,在執行力與資源投放上進行強勢雙重PK,勢單力薄的區域性企業將率先承受不來,行業將掀起一場區域性企業洗牌的腥風血雨!將有一大批區域性企業被淘汰!
用三個字概括中國白酒行業的2016年,那就是“精細化”,無論是茅臺醬香酒營銷公司的成立、瀘州老窖整頓開發品牌還是郎酒下沉餐飲和團購,從這些白酒大鱷的身上,可以看出釋放出了一個信號:全國性白酒的精細化運作已是大勢所趨,精細化不再是省級強勢品牌和區域性品牌的專利,省區龍頭與區域性企業的優勢在進一步喪失。
當市場競爭進入白刃戰時,對執行力和資源的要求會進一步提高,當戰爭進入消耗戰時,這場戰爭只能成為強者的游戲(全國性品牌與區域龍頭,他們占有的資源最多),作為弱勢的區域性企業很難與前兩者抗衡。即使在夾縫中也很難生存。隨著競爭的加劇,未來將會有一大批區域性企業將迎來滅頂之災!
那么,區域性企業的未來該何去何從?作者認為未來區域性企業將會呈現三種結果:一種是奮發圖強,必要時借助外力,通過創新實現差異化競爭,通過豐富產品線條迅速積累資本實現造血自給,通過聚焦大單品和區域市場構建競爭壁壘實現雙核驅動,短時間內使自己迅速成為省區龍頭或全國某一價位段的王者,這樣才能生存;另外一種立個山頭,當山大王,但是自古以來,山大王很難成大事,最終也會讓朝廷收編或剿滅,只是時間問題,但是越做越大的山大王總能在談判中增加籌碼,也未必是壞事;最后一種是故步自封,不思求變。市場在變,但運作思路不表,仍然按照原來的老的運作思路操作新市場,結果是可想而知,被市場判了死刑!三種思路造成了三種不同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