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近日再掀“提價”狂潮。
2月16日上午,五糧液方面對《華夏酒報》記者透露,自2月14日起,五糧液將對部分品牌出廠價進行調整,500ml的52°五糧液1618出廠價調整到769元/瓶,500ml的52°交杯牌五糧液出廠價調整到829元/瓶,新出廠價16日即執行。
除了提高1618及交杯牌五糧液的出廠價,14日,五糧液還對普五及1618產品的KA渠道和零售價進行調整。
自2月14日起,五糧液1618批發價不低于819元/瓶,建議零售價為919元/瓶,52度水晶瓶(普五)商場供應價建議為809元/瓶,零售價899元/瓶。
16日,五糧液再向市場打出一槍,對52度新品五糧液(普五)、五糧液1618、五糧液低度系列(39度/42度)暫停發貨,暫停提交的發貨申請。同時,自15日起,五糧液停止使用銀行承兌匯票辦理業務。
上述所有事件皆指向明確:五糧液正在提價,并為下一輪提價做準備。
這一切其實早有征兆。在2016年的1218大會,五糧液就提出了“優質投放、增量溢價、違規減量”的投放原則,此番“停貨”顯然是公司開始執行了“減量提價”的政策。
全面取消承兌匯票作為這次提價的“組合拳”,變相提升了經銷商運營成本,從而倒逼渠道及終端價格提升,進而可增強五糧液的渠道漲價預期。
2016年,五糧液公司兩次提高普五出廠價,讓其到達739元/瓶的高位,恢復到了行業調整前的水平。春節期間,市場上流傳出的消息稱,普五一批價已經接近800元。
當前,高端白酒市場確實已有顯著性變化。這種變化既是價格方面的,也與市場占有量有關系,不得不說,現在有些酒企產品價格盡管堅挺,但犧牲的是量(市場份額)的縮減。
量、價是一對矛盾,但并不是絕對的矛盾,有些酒企已有突破。
目前一批價破千元的茅臺酒,在量上是有較大的擴充的,甚至已占據高端市場的“半壁江山”以上,在行業調整期能夠如此逆勢增長,勢必是擠壓了其他名酒的市場份額。
同為行業高端白酒標桿,五糧液也面臨這樣一個問題,你是搶量還是求價?
從五糧液方面看,它現在在價格上的追求,是顯而易見的。有五糧液大商即透露,五糧液高管的意思是,本次停貨一定要等價格到位才解凍。其保價的決心相當堅決。
然而,在高端白酒市場上“量價雙贏”的茅臺酒似無此煩惱。
它現在首要的關注點是市場秩序穩定。今年,茅臺方面除了繼續發出“增量穩價”的信號,近期更是對8家經銷商開出了罰單,主要原因是對方涉及違反管理標準、銷售基礎材料不齊全、日?己瞬贿_標和少量的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等。
不過,在對“量”的追求上,五糧液也是有想法的。不同于去年僅選擇普五漲價,本輪五糧液提價計劃,覆蓋產品較多,比如,恢復面世的交杯牌五糧液、1618五糧液及五糧液新品低度系列等。
這三款產品正是五糧液品牌組合矩陣是“1+3+5”的“3”。此三款戰略品牌隨“普五”一道價格上漲,顯示出五糧液公司看重的是整體價格體系及渠道盈利的提升。
假如這些品牌也能在市場贏得量價雙贏,那么它們無疑可擴充五糧液公司的高端白酒市場占有量,甚至能直接帶動五糧液整體市場價格上行。
當然,這最后一切都需要市場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