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傳承千年之久,不僅僅作為一種酒品存在于中國的歷朝歷代和各方水土,更是超出物質本身,形而上得形成了一種文化,貫穿在中國文化的延綿之中,成為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溝通橋梁和和諧范本。
無論從世界范圍,對蒸餾酒加以比對,還是基于白酒本身進行梳理,中國白酒都是獨一無二的,對于中國白酒的這種獨一無二,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釀酒哲學,另一方面是釀酒工藝。
白酒,揮灑天地的大藝術
從大禹治水因勢利導的典故,到道家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尊重自然、順其自然一直是中國的哲學發展脈絡中的主脈之一。中國白酒,是中國土生土長的酒種,相比于啤酒和葡萄酒等這樣的在外國創造或者發展成熟的舶來品而言,其所負載的精神內涵,不僅僅是風土人情簡單層面的文化素描,更是裹挾著中國哲學思想的文化烙印,而這種文化烙印就是和諧自然、尊重自然、因勢利導、道法自然。
從中國白酒釀造的環節中可以看出,中國白酒的釀造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天地的靈氣,自然的力量,而這種依靠并不像西方葡萄酒所表現出的那樣,認為人為之力是一種累贅,因為葡萄酒釀造的關鍵點在于葡萄的生長,被譽為是上帝的神來之筆;與此同時,中國白酒的這種依靠也不像啤酒那樣過于依賴人為之力,以至于天下之處只要設備齊全、原料齊備皆可釀制一樣的啤酒。而中國白酒體現的中國思想就在這里,如同大禹治水,因勢利導,不刻意追逐,也不刻意放逐。
在中國白酒的釀造過程中最為明顯的,符合上述思路的例子,就是在中國白酒釀造中對自然微生物的馴化,這種馴化不同于現代微生物的純培養技術,這樣就走上了啤酒釀造過于依賴技術的路子,而中國白酒釀造的巧妙之處在于開放生產這個層面,具體而言在于制曲和發酵兩個關鍵點。
利用良好的糧食曲料,放在開放的環境下,自然地去富集和網絡空氣中的微生物,然后將富集好微生物的曲藥隨著糧食,下到窖池或者地缸進行發酵,在窖池和地缸之中,尤其是窖池,其中的微生物又參與到白酒釀造中,整個白酒的發酵過程完全是開放的條件,所以中國白酒是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根據不同地域大氣候的不同,小氣候的差異,形成了中國白酒諸多風格和風味。雖然這其中有人為的因素,但僅僅為順應自然、因勢利導的舉措,一壇白酒的風格的形成,更多的在于自然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