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謀求上市失敗的郎酒,在春節后即刻傳出將于2019年上市的消息。2月8日記者獲悉,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表示,2016年郎酒集團將與酒有關的產業全部整合到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為上市做準備,計劃郎酒股份在2019年上市。但業內分析認為,對于產品老化,缺乏大單品的郎酒來說,這第三次謀求上市之路將走得并不輕松。
此前郎酒曾在2007年、2009年先后謀劃上市。據悉,2007年,郎酒計劃上市,但最終因當時的企業規模和業績水平并非最佳上市時期,暫時止步資本市場。2009年8月,郎酒集團再次提出上市規劃,并列入了2009年四川省重點上市培育第一批企業名單中,但由于種種原因,2010年上市計劃再度擱淺。
但上市帶來的利好因素讓郎酒始終執著于完成上市夢。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指出,上市從知名度的提升、品牌力的重塑、對消費者認知的進一步擴大、對原有客戶忠誠度地進一步夯實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上市也能激發代理商、合作伙伴的信心。但白酒行業分析專家蔡學飛指出,郎酒目前提出上市可能存在揠苗助長的問題。他分析,酒企上市實際上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為上市對企業的產品結構有較高要求,例如茅臺、五糧液主打高端戰略;順鑫農業、青青稞主打生態農業,而郎酒缺失這樣的概念。此外,郎酒在體量和影響力上,并未真正達到成為獨立上市的水平,所以郎酒采取借殼的方式更容易實現上市。
然而,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曾表達過對IPO的青睞,他表示,IPO比借殼更透明,只要順利達到上市要求,將首選IPO上市。對此,蔡學飛分析,上市公司的透明狀態對于中國傳統白酒企業,不一定是一件利好的事情。因為一旦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衡量、打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傷害到企業作為利益整體的功能性。例如,迎駕貢酒2011年上交入庫稅金達10億元,與當年生產能力、銷售收入等不相匹配,被認為是補稅上市。
此外,上市對企業的利潤、規模等也有較高要求。蔡學飛稱,郎酒現在實現其百億銷售目標難度較大。因為郎酒面臨產品老化的問題,支撐性的產品都是老產品,而且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超級大單品。他指出,超級大單品至少要在20個億以上,紅花郎曾經肩負著這樣的責任,但實際上,目前郎酒核心大單品市場表現不突出。此外,近年一線白酒拼命反彈、提價,郎酒的空間越來越小,上市之路也難掩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