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形勢整體下行,整個行業調整加劇的今天,白酒企業銷售壓力堪稱空前:成本壓力、人才壓力、利潤壓力、競爭壓力等,都是對白酒可持續發展的嚴峻考驗。怎么辦呢?在我看來,長期以來,白酒的經營與生產是粗放式的,必須盡快導入“精益化”經營管理,提高生產管理水平,提升經營業績,才能有效應對變革,贏得持續發展!
站在2015年這個希望與挑戰并存的新起點上,我特將“精益化”經營管理這一思路拿到白酒行業與廣大同仁分享,希望拋磚引玉,引發行業探討。
首先,從“精益化經營管理”的概念來看,何為“精”,何為“益”?在我看來,“精”就是在減少投入、減少消耗資源、減少花時間,尤其是在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投入和耗費基礎上,能高質量、高標準完成生產任務,實現效益最大化;“益”就是最大化產出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目標升級,強化競爭力。
從“精益經營管理”的發展歷程來看,最初在生產系統實踐,后逐步成功延伸到企業的各項業務,并由最初的具體業務,上升為戰略理念。通過提高消費者滿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資本投入,使股東價值實現了最大化,最終將“精益化經營管理”的核心思想定格為“消除浪費,創造價值”。
將這一總體思想導入白酒行業進行探索,我認為應該是“集約化發展、精益化管理、標準化建設”。
回顧白酒黃金十年期,受利潤驅使各路資本都參與進來,將白酒行業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速之路,也給整個行業遺留下了諸多隱患。在我看來,今天白酒行業必須緊跟國家經濟發展戰略,轉經濟,調結構,追求綠色經濟,持續經濟。結合到白酒行業,就是導入“精益化經營管理”,盡快消化由于粗放管理造成的庫存擠壓,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不符合消費者需求等系列問題。
白酒是一個快消品行業,在行業調整的今天,例如,酒店仍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渠道,但我們絕對不能簡單地只抓這一個渠道,以期解決市場上的所有問題,我們要導入精益化經營思維,立體化多渠道地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在價值方面,確定顧客的消費價值,明白消費者,用需求指導生產,并將這種經營理念貫穿整個白酒產業鏈,具體包括包裝、品質、文化和價格等,哪一個環節做不到“精益化”,都將阻礙企業和行業的發展;拉動消費,是當前白酒企業最核心的問題,我們到底該怎么去拉動?就像最近兩年,互聯網思維在沖擊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神經。很多企業好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一味地去追求電商,一看效果不明顯,又掉回頭來一味地抓傳統渠道,結果效果也一般。這正是企業管理粗放,一會兒左,一會兒右地走兩個極端,方向不清晰,至于“拉動消費”更是無從談起。
企業只有樹立“精益”的思想觀,把“精益化”當作是一種企業文化理念,在全體員工中樹立起精益化的思想意識,并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加以推廣和應用,在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建立起“精益化”的機制優勢,同時抓住集約化發展、精益化經營、標準化建設這幾個區域品牌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企業的科學發展才能有效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行業才能迎來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