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限制“三公”消費和反腐敗的深入,白酒逐漸失去了引以為豪的絕對地位。當致青春、瀘小二、江小白等小酒未能力挽狂瀾之際,一款迎合年輕人口味的時尚酒水——預調酒成為了酒業黑馬。預調酒酒精度低,口感舒適,可以直飲,也可以體驗調試,再加上偏低的價格,預調酒深受年輕人喜愛。
有年輕人市場的產品一定是有生命力的產品。在經歷多年的市場培育期之后,國內預調酒市場終于迎來爆發式增長期。據中國酒業協會統計,預調雞尾酒銷售量已從2006年的近百萬箱增長至2013年的近千萬箱,2014年預調雞尾酒市場仍持續高速增長,2020年銷售量有望達到1.5億箱以上,銷售金額超百億元。這也意味著,五年內預調雞尾酒市場規模將增長十倍。
分析預調酒走俏原因有三:首先,預調酒是酒水行業這么多年以來除了白酒、葡萄酒、啤酒、黃酒、保健酒以外做得最成功的品類,解決了酒精飲品的消費基礎問題,擴大了消費者的覆蓋面,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尤其受到15-30歲人口的追捧。隨著80后、90后逐步成長為社會消費生力軍,代表著時尚、健康、青春的預調酒市場容量迅速擴張,切割了啤酒及傳統飲料市場份額,獲得細分市場增量;其次,國家“十二五”期間產業政策要求,逐步加強高度酒和酒精產業的管理,鼓勵低度酒精飲料,政策的傾斜對于預調酒市場的良性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而酒精稅取消等政策更是給予了以預調酒為代表的低度酒更大的發展空間;最后,預調酒在國內運作十多年,從夜場特通渠道逐漸走向大眾渠道,從沿海發達城市向內陸城市滲透,消費者培育不斷積累,在需求爆發的帶動下,最終步入快速增長軌道。
在預調雞尾酒的快速增長和高毛利潤的巨大吸引下,白酒企業如茅臺、五糧液、水井坊、古井貢等眾多白酒企業均有計劃進入預調酒市場。但是需要提醒白酒企業的是,預調酒只是一個小眾品類,有統計數據顯示,預調酒2013年銷售量僅占釀酒行業總銷量的0.12%,市場基數較小,且受眾人群有限。預調酒現象的出現是建立在滿足消費者個性需求,轉變傳統賣酒思維以快消品思路運作的基礎之上,而與消費者的溝通以及營銷的創新正是白酒所欠缺的。白酒不能只看到預調酒的熱,還應該學習預調酒為什么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