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終,一向具有白酒行業風向標之稱的五糧液、茅臺經銷商大會相繼召開,兩家企業不約而同釋放出業績回暖的信號,并宣布完成了全年銷售任務。據白酒18家上市企業三季度財報顯示,10家企業實現了業績、凈利雙增長。白酒在經歷了多年的深度調整后,出現了弱復蘇趨勢。
茅五相繼完成銷售目標
12月18日,五糧液在廠商大會上宣布完成全年銷售任務。據悉,明年52度五糧液出廠價計劃從659元/瓶恢復到689元/瓶,甚至可能提至729元/瓶。
無獨有偶,茅臺在年終的經銷商大會上公布了最新的銷售數據,1-11月,茅臺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57億元(含稅),同比增長4%,超額完成了今年的319億元銷售目標。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對媒體透露,2016年茅臺銷售增長預計是在3%以上,在資產、利潤、稅收方面都會提升。
此外,根據18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前三季度財報,貴州茅臺、瀘州老窖、洋河股份、古井貢酒等10家酒企實現了業績凈利雙增長,其中,洋河股份、古井貢酒、老白干酒3家業績增幅明顯,分別為11.02%、13.77%、22.78%。去年同期虧損嚴重的酒鬼酒和水井坊也在三季度扭虧為盈。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高端酒企提價、上市酒企業績提升都預示著行業的回暖。其中,白酒已經渡過漫長的低谷期,未來將呈現弱復蘇形勢。
大眾市場成酒企爭奪焦點
伴隨著酒業持續深度調整,白酒企業不得不放低姿態,回歸大眾消費定位,從“名酒”向“民酒”轉型,提升精細化市場操作。多家白酒企業提出了一系列降價、去庫存、梳理產品線、提高終端運營以及拓展互聯網銷售等市場措施。酒企現已逐漸接地氣,適應了低迷的市場環境。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首先,在經歷了三年探底后,白酒原有政務消費的疲軟,由商務消費和自飲消費彌補,渠道信心回升;其次,酒業都采取去庫存、控量保價,讓市場供求關系取代以往廠家主導產品的價格體系,現在管控效果已經出現。
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表示,行業呈現業績回暖跡象,一方面受到嚴峻的市場環境倒逼,不得不直視企業自身短板,優化企業經營策略,改善渠道管理,借此改善企業業績。此外,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的消費群體更注重品質和品牌,而不是價格,所以具有名優品牌的高端白酒更易受消費者青睞,更容易脫穎而出。
大魚吃小魚模式隱現
據茅臺公開數據顯示,茅臺酒股份公司營收、利潤分別占全國18家白酒上市公司的27%、45%。茅臺酒在國內高端白酒市場占比升至50%以上。
業內人士指出,成熟的行業,主流品牌一般不超過10個,掌握著70%左右的市場份額,由此看來,目前白酒集中度不高,未來整合速度或將加快。
蔡學飛指出,伴隨著酒水行業的變革,也開啟了優勝劣汰的行業洗牌。國內酒企的資本整合速度正在加快,大量資本向名優酒企集中。“酒業持續低迷,而高端白酒將呈現出強者越強的趨勢,整合弱勢企業的市場。行業蛋糕沒有變大,但強勢酒企在不斷蠶食其他企業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