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百納干紅葡萄酒可以說是中國中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詞,然而,在葡萄品種的世界中,它又占據了一席之地。這里的矛盾就在于作為葡萄品種這樣一個公共資源,緣何能成為一個品牌名呢?著實有些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今天就帶您來看看。
在葡萄酒界,尤其是在中國,解百納是個容易讓人產生疑惑的名稱。是葡萄品種,還是葡萄酒品牌,總是讓人傻傻分不清楚。若是前者,中國并不允許拿葡萄品種作為商標名,可是,在中國的市場上偏偏又有這樣一個品牌。若是后者,在葡萄品種的世界里,它貌似又是其中一員。那解百納,究竟為何物呢?實際上,解百納確實是一種葡萄品種。至于,為什么到了中國卻成了一個品牌名呢?本文細細向你道來。
解百納,是法文“Cabernet”的音譯,有時也譯作“卡本內”,是對紅葡萄品種品麗珠(Cabernet Franc)和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的一種簡單叫法。在意大利東北部卡本內的許多法定產區(Cabernet DOC)內,解百納的真實身份并沒有做嚴格的區分,不過實際上,大多數時候它是指品麗珠。而在其他地方,解百納更多的是指赤霞珠。
在我國葡萄酒界,有時將“解百納”作為赤霞珠的別名,也有將品麗珠、蛇龍珠(Cabernet Gernischt)稱為“解百納”的,或將“解百納”作為這三個品種的通稱。此外,因為赤霞珠、品麗珠以及蛇龍珠這三個品種釀制的葡萄酒具有相似的特點,所以有時也被稱為解百納型葡萄酒。
其中,赤霞珠起源于波爾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紅葡萄品種。目前,赤霞珠在法國的其他葡萄酒產區及新舊世界的眾多產區均有種植。品麗珠也是一種優質的法國紅葡萄品種,品麗珠的種植面積十分廣泛,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占據著比赤霞珠更重要的地位。而蛇龍珠呈紫黑色,皮厚且表面有較厚的果粉,味甜多汁。蛇龍珠釀制出的葡萄酒,酒液呈深寶石紅色,澄清度高,散發著濃郁的酒香、和諧的醇香與橡木香,口感醇厚,酒體豐滿。張裕集團以蛇龍珠為主要原料,釀造出的葡萄酒香氣濃郁,具有典型的胡椒、黑醋栗果實香氣,特別是有一種“雨后割過的清新青草味”的典型性。
解百納之所以在中國能引起比較大的爭論,無非就是因為以上提到這款張裕干紅葡萄酒,也就是有名的張裕解百納干紅葡萄酒。本世際初長達10年的“解百納”知識產權案更是轟動一時。
1937年,張裕獲得了當時“中華民國實業部商標局”商標注冊申請的批準,正式注冊了“解百納”商標,取得了注冊證書。經歷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張裕解百納干紅葡萄也早已成為中國高端葡萄酒的代表,也曾獲得國內外多個葡萄酒大賽的重要獎項。2001年5月8日,張裕公司向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商標局申請“解百納”商標注冊,2002年4月商標局下發了注冊證書。但此舉當即就遭到業內其他企業的聯合反對。反對企業認為,“解百納”是葡萄酒的通用名稱,是釀造葡萄酒的主要原料,是行業的公共資源,任何企業都無權私自占有。2002年7月10日,國家商標局認定“解百納”是紅葡萄酒的原料品種的名稱,并對該注冊商標予以撤銷。對此,張裕公司不服,此案由此進入了漫長的行政復審。2008年6月,商標委裁定“解百納”仍歸張裕集團所有,由此引發長城、威龍、王朝等十幾家葡萄酒生產企業的群起反對,并一紙訴狀將其告到了法院。之后,又經歷了再上訴, 2010年北京高院對該案作出終審判決,維持原判,要求商標委重新裁定。此番“解百納”之爭最終以“皆大歡喜”而告終,張裕與中糧、長城等6家公司共享“解百納”商標。
所以,解百納并不混亂,它就是葡萄品種的一個品系,同時,在中國,它也成為了業內6大葡萄酒企業共享的一個商標。如今,解百納干紅也稱為了中國中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