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因其優雅、時尚和適量飲用易于養生的特性,贏得很多女性朋友的青睞。日前,記者在漢橋街仁達煙酒店見到一位正在選購進口葡萄酒的孫女士,她告訴記者:“常聽養生節目里的專家說,經常飲用適量葡萄酒具有防衰老、益壽延年的效果,所以常飲葡萄酒。但每次購買沒有固定的品牌,哪款葡萄酒搞促銷活動,就買哪款。我也不知道如何鑒別好壞,以前從網上看到,滴幾滴葡萄酒在紙巾上,說是假酒色素顆粒大,水會先滲透開來,有明顯的分界線,但是我試過好多葡萄酒,都有明顯的分界線,感覺這種方法不靠譜。”
記者也因此收羅了一些流傳鑒別假酒的方法,如轉酒瓶鉛封到查看酒瓶條碼,從摸酒瓶底到滴幾滴酒在紙巾上,招數層出不窮。那如何鑒別葡萄酒的真假,記者特意請教了主營澳大利亞原裝進口葡萄酒的仁達商貿總經理樊博學。
樊博學告訴記者:“正規通過海關入關檢驗的進口葡萄酒,背標必須貼有中文標簽。否則不予進口!很多文章都強調通過條形碼來辨識和原產國的關系,國內分裝產品的條形碼應是69開頭,法國原裝進口應是3開頭,0為美國、7為智利、8為西班牙、9為澳大利亞”。這確實是正確的國際條形碼前綴,但沒什么實際意義---對制假廠商來說,條碼本身只是印刷品,正標都能作假的人,背標的數字做假又有何難。
“還有一種快餐式的鑒定技巧提到酒瓶上的容積單位,說是同樣標準瓶的酒,原裝進口葡萄酒酒標上容量用cl(厘升)做單位,而進口罐裝酒或假冒進口酒則是ml(毫升),這當然毫無根據可言”。樊博學提到,不管酒標上是ml還是cl,就和背標上的條碼一樣,對假酒或者仿冒者來說,不過是個印刷品。同時,在歐洲銷售,使用cl或者ml并沒有特別規定,因此葡萄酒瓶上,標哪一種計量單位都很正常。
樊博學還指出,消費者孫女士鑒別葡萄酒的方法,把葡萄酒滴在紙巾上,是沒辦法區分出來好與壞的。“現在大部分山寨葡萄酒,多是用廉價葡萄酒冒充貴酒,它們和真酒主要的差別體現在口味上,而化學特性上卻相差不多,不管是用紙巾還是用碘酒、小蘇打、試紙,都沒法區分出來。”
最后,樊博學提醒消費者,真正避免買到假酒,選擇可信的購買渠道最為主要。從你信任的商超或者零售店購買。如果是在不熟悉的地方第一次買酒,最好先只買一瓶以確認品質。購買葡萄酒的最重要目的應該是為了好喝,不管是超廉價打折促銷的便宜酒,還是聽上去高大上的名牌酒,如果不好喝就沒有購買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