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人均啤酒消費量達34.2升/年,已經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約33升/年,國內啤酒消費量正趨于飽和。”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啤酒行業才剛剛進入成熟期。”
據統計,1~9月,國內啤酒總產量4092.45萬千升,同比增長1.74%,“國內啤酒產量趨于平穩,今年全年,撇開突發產生的因素,四季度應該增長,全年仍有增長,在1%左右。”何勇認為,從長期來看,國內啤酒消費量已經趨于飽和,“雖然說歐洲很多國家的人均啤酒消費量比我們國家高得多,但亞洲人的酒精耐受力和歐洲國家是沒法比的,所以不能簡單類比,目前我國人均啤酒消費量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何勇表示,他并不認為“三公消費”等因素是制約啤酒產量上升的原因。
因此,消費量趨于飽和或會使國內的啤酒行業進入“零和競爭”,何勇認為,這才是國內啤酒行業進入成熟的標志,“當消費量開始趨于穩定,消費者從對量的追求滿足后,自然就會加大對質的追求,目前國內啤酒由于競爭過度,平均水平還是比較低,未來向中高端發展是趨勢之一”。
這種消費量趨于飽和對啤酒企業實現預期銷量增長也有著壓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啤酒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認為,消費量下滑或與互聯網沖擊有關,“消費者對品牌的喜愛的作用逐漸減弱,我們感覺現在推廣一個品牌付出的費用越來越多,但效果卻不再明顯,因此我們又不斷地投入費用推廣”。從三季報來看,如青島啤酒前三季銷售費用為49.95億元,同比增長1.77%;燕京啤酒為14.54億元,同比增長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