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日獲悉,之前一直宣稱要發力并購的山東浮來春酒業近期敲定并購宜賓產能僅次于五糧液、高洲酒業的君子酒業。
根據宜賓新聞網的報道,8月27日,國美酒業集團董事長武玉杰君子酒業董事長羅祖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國美酒業控股宜賓君子酒業。
上述名為《國美酒業集團與君子酒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報道稱,縣委書記何文毅,宜賓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市酒類食品產業促進局副局長、市酒類協會秘書長蘭國賓,國美酒業集團董事長武玉杰,君子酒業董事長羅祖權出席簽約儀式,上述報道稱,此次國美酒業集團與君子酒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后,國美酒業集團控股君子酒業。
據記者采訪了解,武玉杰同時也是浮來春酒業董事長,君子酒業被不少業界人士稱為宜賓僅次于五糧液和高洲的第三大酒廠。這也是繼今年三月份浮來春參與競購山東最大白酒企業景芝酒業股權失敗后,第一次得以成功并購酒企。
與年初參與景芝集團100%股權掛牌相比,浮來春此次斥資控股君子酒業要低調得多。此次收購的金額記者暫時難以查證。有消息稱,此次并購包括承擔君子酒業原有的債務和現金,總代價高達10億元以上,但此數字記者未能從權威渠道得到證實。
“君子酒業有3000多個窖池,規模大得可怕,產能接近浮來春的20倍,遠遠超過了山東數一數二的酒企”,浮來春酒業集團總經理王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年初能夠在景芝酒業掛牌轉讓時競標成功浮來春集團可能就不會考慮收購君子酒業。
四川食品協會秘書長劉俊升也向記者表示,君子酒業的規模極為可觀,酒質也很好,非常具有發展潛能,在四川省內包括基酒和成品酒綜合排名基本在前10~20位,在2009年遷建技改之前銷售額就超過了2億元,是一個非常物超所值的收購標的。
弱弱聯合,后期如何消化?
既然是“蛇吞象”,能胃口大能否消化地了是關鍵,浮來春酒業的初步計劃是以君子酒業的優質基酒借助新建立的國美酒業品牌最終實現做大國美酒業品牌的想法,但以強補弱的想法卻遭到了質疑。
君子酒業主要生產濃香、醬香、清香三大香型酒,生產規模5000噸,是非常有名的基酒生產廠家,但該公司的成品酒并不出名。王冰也坦言,君子酒業的成品酒品牌并不響亮,并購之后君子酒業的基酒將借助國美酒業的品牌流向市場,浮來春集團也會集合雙方優勢做大國美酒業這一品牌。節后,王冰將去四川出任國美酒業總經理但是否會直接管理君子酒業這還要等到9月10日左右才能確定。
“畢竟現在與君子酒業簽訂的只是雙方的戰略合作協議”,所以他就職國美酒業之后的具體工作安排還要在明確浮來春對君子酒業的正式運營方案之后再另行確定。
劉俊升表示,“歡迎外來資本注入川酒”,他同時也擔心,在償還君子酒業近幾年建窖池、買廠房、拓產地的債務后,應該還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來運作君子酒業這一品牌,此外,目前國美酒業品牌的知名度非常有限,在品牌上的弱弱聯合不一定是好事情,還不如直接用浮來春這樣有區域影響力的地方性品牌來帶動君子酒業的發展。
逆勢并購原酒企業:酒業進入并購多發期?
今年3月,浮來春在濟南宣布成立國內首家白酒并購基金,本是以酒起家,后來整個集團的發展側重點偏向于房地產和礦業,直到景芝掛牌轉讓,平靜多年的山東區域品牌浮來春突然上演“蛇吞象”鬧劇,如此看來除了當初業界質疑的炒作嫌疑更多的在于當時的轉讓價格真的是“很便宜”。
“因為現在并購酒企的價格肯定要比前些年低很多”,王冰表示,雖然目前酒行業利潤有限,但當前卻是切入酒行業的最好時機,因此,浮來春集團近幾年開始選擇從房地產業和礦業反哺原本的酒水主業,大舉并購相關資產以擴張酒板塊業務,王冰還向記者透露,近期公司希望能夠再并購貴州茅臺鎮的一家酒企,理想并購目標的規模要比君子酒業還大。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一輪行業特征以來四川的原酒生產企業普遍面對訂單減少帶來的資金和債務壓力,這也讓一些原酒廠企業心生退意,此時逆勢進行并購,可能以較實惠的價格獲得原酒廠的控制權,未來幾年不排除成為酒業并購的多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