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國葡萄酒的價格受諸多方面的影響,漲價勢在必行。成本上漲的的法國葡萄酒的漲價,是否會為新世界的葡萄酒帶來更大的契機?
法國葡萄酒漲價的原因基本上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要素:
產量少 。法國波爾多、勃艮第等產區遭遇嚴重寒流,損失慘重,部分酒莊損失至80%甚至更多。
據悉,受今春嚴重凍害影響,2017年法國葡萄酒產量將跌至歷史最低點。法國農業部最新預測報告顯示,2017年法國葡萄酒產量可能下跌17%,在370萬千升(49億瓶)——382萬千升,遠遠低于2016年455萬千升的產量。這一切主要歸咎于年初的霜凍與冰雹災害。除此之外,各個產區均有受到影響。
報告稱,2017年波爾多葡萄酒產量預計比2016年降低50%;春季凍害對右岸造成的損失更大。很多頂級酒不得不調動各方資源、技術防凍,甚至出動直升機在葡萄園上空盤旋,進行冷暖氣流交換。同時,香檳產區2017年收成有望增長8%,但是相比2012-2016年的平均產量,仍然低9%;南部朗格多克-露喜龍地區,受霜凍影響損失較重的產區有奧德(Aude)和埃羅省(Hérault),預計紀念減產6%。盧瓦爾產區,霜凍導致部分地區葡萄減產10%-40%,葡萄成熟期比往年早15天,總體產量比2016年增加7%……
農業部表示,預估產量估計是歷史新低,比過去五年平均產量還要低16%。如此低的產量意味著法國某些地區的葡萄酒可能“一瓶難求”,漲價是必然的。
海運漲。因為歐洲航運巨頭的整合重組與罷工,導致持續爆倉,使得海運費暴漲。
近幾個月,業內不少人士聲稱歐洲至中國爆倉缺柜,海運費漲價,幾乎每個貨柜上漲了50%。2016年9月,韓國最大的船運物流公司-韓進海運的意外倒閉,令全球航運業和韓國出口業為之震動,同時還為絕大多數船運公司漲價拉響了警笛。“
2017年從意大利到中國的海運費用比2016年大約上漲了40%。據悉,漲價是由于此前2016年的海運費處在有史以來的最低點,加之韓進的倒閉等一系列原因導致而成。目前的困境是,運輸費用太低,所有的船運公司都在虧本。
得寶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的遠東和中國路線發展部經理Simona Rissone表示:“2016年,來自亞洲的進口(從亞洲到歐洲)驟降,整個船運體系幾近崩潰,變得愈加難以健康持續。韓進毫無征兆的突然倒塌,新體系正在重建,故而致使經濟增長放緩,如此時期也是重新劃分勢力范圍的好時期,合并和重組在所難免。”
除了已確認的船運費用大幅上漲,通常每年價格平均會提升35%,個別情況甚至會超過50%,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依然是海關清關,運輸延遲也主要是由海關審批和嚴格的報關條例造成的。如此看來,海運費的上漲也會讓酒商們的生意更難做。
匯率漲 。歐元與人民幣的匯率從去年低谷的6.8漲至今天的7.8,今年下半年破8已成定局。
自2017年起歐元匯率呈強勢上漲趨勢
今年1月,歐元兌人民幣為1:7.3左右。到了5月,已達1:7.67。近日來,歐元匯率可謂氣勢如虹。7月21日,歐元兌人民幣匯率再創新高,達到了1:7.8745。這是2015年以來的最高值,也意味著歐元匯率破8的時代已近在眼前。
在歐元區范圍內已經全面擴大,自2017年起歐元漲勢強勁,同時人民幣兌換歐元匯率,今日再創新高,達到1:7.7893。隨著歐元又一次爆發,匯率上漲而近期歐元升值,主營歐洲舊世界葡萄酒的進口商們,會更倍感壓力。
業內人士預計,2017年份出產的紅酒數量將會非常少,更有很多酒莊沒有紅酒產出,法國葡萄酒的出口單價將會進一步攀升,這是不爭的事實。也許短時間內葡萄酒從業者看不出來明顯的價格波動,但是等到庫存賣光以后,問題就會越發明顯。進口商們仍是需要“有備”,才能“無患”。
佰夢酒業(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陳總表示:在6月份的法國之行,波爾多酒展上名莊酒的價格就已經上漲了5%至10%,預計年底還會有進一步的漲幅。上半年以來,受船運緊張影響,法國到達中國的船運成本急劇上升,漲幅達到30%左右,加上歐元匯率上漲,進口酒商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壓力。這兩年我們為了維護經銷商的利益,一直沒有將價格上調。但基于這半年歐元匯率的巨大變動,預計下半年進口葡萄酒漲價是必然事件。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進口酒市場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席康認為:漲價與否,并不完全由成本決定,而是由供需關系決定。如今匯率上漲等多重漲價因素,不會為做低端酒的中小型貿易商帶來漲價,而是會促使他們加速轉型或退出歷史舞臺。
現在已經臨近中秋節,是商家進貨的窗口期。一系列的成本增加必然導致法國葡萄酒的價格上漲,而且,不同國家進口商受匯率影響大,從大勢上看,中國進口葡萄酒不只是法國,包括澳洲等其他國家的葡萄酒,價格整體的上漲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即使法國葡萄酒的漲價可能尤為明顯,但是仍有專家表示:法國酒仍是大勢,即便其他產酒國產品的銷量有提升,也不會影響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