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9月13日發布定增預案后,A股最年輕的葡萄酒企業威龍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稱“威龍股份”,603779)又于9月21日宣布,將通過全資子公司澳大利亞威龍在澳大利亞收購葡萄園,而就在四個多月前,威龍股份剛剛完成IPO。
威龍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購的葡萄園分為三大地塊,總金額約為6706.51萬元人民幣,現年產釀葡萄酒產量總計可達到9670噸。
威龍股份董秘告訴記者,本次澳大利亞子公司在當地收購葡萄園,與此前在澳大利亞投資建設6萬噸葡萄原酒加工項目相配套。
在之前的定增預案中,威龍股份計劃通過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增發股份以募資6億元,開展“澳大利亞6萬噸優質葡萄原酒加工項目”,目前已確定威龍股份的實際控制人王珍海、中鐵寶盈-潤金1號資產管理計劃和隆力奇參與本次定增。據悉,威龍股份將通過對子公司威龍葡萄酒(澳大利亞)有限公司(下文稱“澳大利亞威龍”)進行增資的方式實施募投項目。
威龍股份的效率很高:7月12日發布公告稱將在境外設立全資子公司—澳大利亞威龍,8月即取得企業境外投資證書;9月10日澳大利亞威龍已完成注冊。威龍股份在定增預案中表示,定增項目涉及的發改委境外投資項目備案、商務部門境外投資備案等相關手續,正在辦理過程之中。
考慮到目前國內葡萄酒行業的大環境,威龍股份的這種“急”便不難解釋:進口葡萄酒攻勢兇猛,國產葡萄酒企業并不占優勢。A股5家葡萄酒上市公司發布的2016年半年報顯示,除了威龍股份,其他4家企業的凈利潤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本次威龍股份在澳大利亞開展“原酒加工項目”,是否為了緩解進口葡萄酒對公司的沖擊?對于該問題,威龍股份董秘并沒有正面回復記者,只表示“該項目可以幫助公司獲得更優質、穩定的原材料”。
IPO后也“差錢”
今年5月,威龍股份上市,然而實際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的凈額僅為1.93億元,距離招股說明書中的目標5.15億元還有一段距離。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告訴記者,招股說明書中的“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與實際募資金額有這樣的差距很正常,但是這也說明了投資者對公司或行業的未來還心存疑慮。
資金不夠的結果是威龍股份變更了募投項目的實施優先順序。按照調整后的結果,除排在第一位的“1.8萬畝有機釀酒葡萄種植項目”的投資金額與招股說明書中的計劃相同,其他三個項目的投資金額均小于原計劃。今年6月,威龍股份在董事會上作出決議并表示,由于募集資金實際到位時間較晚,錯過了今年的種植時間,因此第一個項目尚無法實施,公司決定將9000萬元的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期限不超過10個月。
另一個項目“償還銀行貸款”已于2016年7月實施完畢,但受到募集資金數量限制,該項目的投入金額僅為7800萬元,與2億元“原擬投入的募集資金金額”尚存在一定差距。
今年8月,威龍股份發表公告稱,公司計劃向前海租賃出售部分固定資產設備,辦理融資租賃業務,融資金額不超過1億元人民幣。威龍股份表示,本次交易目的主要是為了拓寬融資渠道,置換前期高利率的銀行貸款,降低財務費用。
一般說來,如果企業實際募集資金不能滿足擬投資項目需要,不足部分需由公司通過自籌資金解決,這也意味著威龍股份還需要另外籌集2億元以滿足“營銷網絡建設項目”與“4萬噸有機葡萄酒生產項目”(下文稱“4萬噸生產項目”)的建設需要。
進口沖擊
本次定增項目“澳大利亞6萬噸優質葡萄原酒加工項目”(下文稱“6萬噸項目”)的建設期也為兩年,威龍股份表示,該項目主要是為了提升葡萄酒產品的品質,擴大優質干紅、干白葡萄原酒的生產加工規模,而公司主營業務為葡萄酒及果酒、其他酒的加工銷售。
威龍股份董秘告訴記者,本次投資的“6萬噸項目”與之前的“4萬噸生產項目”沒有關系,由于IPO的募集資金小于原擬投入的募集資金總額,所以4萬噸項目實施的時間,公司會根據生產經營需要和市場需求來安排。至于本次收購澳大利亞酒莊對公司資金鏈造成的影響,威龍股份董秘表示,在澳大利亞開展的項目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影響。
近幾年,進口葡萄酒攻勢兇猛,一些國內的葡萄酒企業也加快了海外并購的步伐。張裕葡萄酒(000869)僅在去年下半年就一舉收購西班牙愛歐與法國蜜合花兩個品牌;長城葡萄酒更是一早就開始了全球范圍內的布局。
威龍股份在定增預案中表示,澳大利亞盛產大量高性價比的釀酒葡萄。澳大利亞釀酒商聯盟于今年7月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釀酒葡萄的采購均價約為2600元人民幣/噸,而威龍股份近三年使用的釀酒葡萄(自己種植和外購)的平均價格均高于3000元/噸。除此之外,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于2015年發布的中國關稅承諾說明進度表顯示,葡萄酒作為A-5類別進口產品,將于自貿協定執行之日起,在未來5年內降至零。同時,澳大利亞主要運用工業機械化生產并結合現代技術釀造,這也使得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酒質更為穩定。
威龍股份董秘在回復記者采訪時稱,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完成后,公司業務結構將得到有效完善,有利于公司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至于本次澳大利亞的“6萬噸項目”是否為威龍股份國際化的開始,公司是否有其他的海外并購計劃,威龍股份回復記者稱,目前尚無其他海外并購的打算。
相較于張裕、長城這樣的全國性葡萄酒品牌,威龍股份并不具備營銷體系上的優勢,今年上半年,約有75%的營業收入來源于華東銷售區。中信建投食品飲料分析師黃付生在研報中表示,“目前新的市場拓展僅在河北、湖南等少數地區取得一定突破,在國內還存在未覆蓋到的空白市場,在對市場渠道的深度服務上也有不足”。
記者在查閱招股說明書時發現,威龍股份在2014年的產能利用率僅為57.36%,而同期的存貨數量已占總資產的45%。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超過40%的資產為存貨,而同期張裕葡萄酒的存貨占總資產的比例僅為16.37%。
威龍股份表示,“公司有一定數量的葡萄原酒存貨是公司生產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但記者曾從一位不愿具名的酒業人士處了解到,大量的存貨不僅蘊含著跌價風險、占用資金,還會產生一定的倉儲費用,尤其是葡萄酒對倉儲環境要求較為嚴格,不僅要恒溫、恒濕、減少光照,還要減少搬動,以免破壞酒質。
綁緊經銷商
對于威龍股份來說,本次定增除了可以加強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并降低公司的采購成本,還可以通過引入經銷商參股來鞏固銷售渠道。
“紅高粱名酒論壇”創始人孫延元告訴記者,像這種引入經銷商作為股東的方法是從白酒開始的,從理論上講,這種方法使得企業與經銷商成為利益共同體,也有利于公司加強對經銷商的管理,這種方法本身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也是一種發展趨勢。
目前,威龍股份已確定3個發行對象: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珍海、隆力奇以及中鐵寶盈-潤金1號資產管理計劃。其中,中鐵寶盈-潤金1號資產管理計劃是由中鐵寶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設立和管理,委托人為公司部分經銷商或其核心人員,并承諾以約2.88億元的現金參與認購。
威龍股份表示,本次定增可以引入優秀經銷商,使經銷商成為威龍股份的間接股東,將雙方長遠利益綁定在一起,從而不斷鞏固和滲透原有市場、開發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