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是華人酒市的旺季,而全球酒商則在今年的中秋時段開辦“全球理性飲酒日”活動,勸人理性飲酒。據悉,這是由全球76個國家的釀酒商、NGO組織和零售商共同攜手開辦的,目的是面向全球酒民推廣理性飲酒理念,包括宣傳酒精濫用、酒后駕車及未成年人飲酒的危害等等。本次活動共有100多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50萬個零售點、數萬志愿者參與,覆蓋酒民將達2億人。
酒,作為一種具有“興發”效應的特殊飲品,飲者情感興發,與理性之間難免有所沖突,因此使人飲后興奮乃至癲狂,甚至樂極生悲,釀成禍患。目前僅有酒駕因為“入刑”而得到了有效扼制,但也并未得到徹底的解決,說明在理性和感性、文明和野蠻之間,酒的戰爭還將綿延不絕。
最近云南省警方就披露說,中秋小長假3天,全省交警共查處58起飲酒駕駛、11起醉駕,均為中秋聚會后有人酒后心存僥幸、鋌而走險。
9月20日,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發布“2016年四城市本科綜合性高校青年人安全駕駛認知與行為調研”顯示,目前大學生安全駕駛現狀很不樂觀,雖然所有受訪者都了解醉酒駕駛違法,但仍有25.7%的受訪者表示曾有酒駕行為,有41.7%的受訪者曾坐過酒駕的車,而僅有28.7%的受訪者清晰知道,醉酒駕駛會入刑。
理性飲酒早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要在根本上得到有效解決,筆者認為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的制度保障,建立體系完備、覆蓋全面的法律體系,該入刑的入刑;其次宣揚酒道、酒德,讓消費者有節制地飲酒,從道德層面做到文明飲酒;但不文明的飲酒行為多是“始于禮而終于亂”,所以文明飲酒的普及,需要還原飲酒作為興發的本質,在法律和道德的基礎之上,以案例證明的方式引導酒民養成“飲酒不及亂”的飲酒習慣,構建飲酒者健康、和諧、快樂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