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青稞酒發布2015年年報。年報稱,2015年青青稞酒實現營業收入13.6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0.63%;實現凈利潤2.3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7.19%,繼2014年凈利下降15.03%后,青青稞酒再次出現凈利潤下滑。
青青稞酒年報顯示,2015年發力探索白酒企業+互聯網模式,在2015年下半年完成中酒網收購之后,論證制定了基于傳統B2C電商模式基礎上的升級方案。對原中酒網及各平臺的B2C模式將逐步以做精與做細為目標進行模式再造。同時,綜合“中酒網”積累的交易規模、會員數量、品牌影響力、中酒連鎖的線下布局等優勢,將實施從B2C線上交易向線下交易導流的操作方案,中酒云系統將作為打通線上與線下的訂單分類處理中心,實現訂單實時分析并迅速完成就近配送,將其作為全面布局移動互聯網業務的開端。
有業內人士認為,青青稞酒與中酒網的發展會出現一些瓶頸,因為一個缺渠道,一個缺資金。中酒時代CEO賴勁宇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中酒網發展受限于資金,一直在接觸資本方。在收購中酒網時,青青稞酒表示,中酒時代主要做酒類電商,擁有豐富的電子商務經營管理經驗的經營模式也較為成熟,與青青稞酒目前的主要傳統線下營銷渠道可以形成互補,收購完成后有助于公司快速取得電子商務銷售渠道,借道中酒網布局線上,或更有助于其布局全國市場。
不過,青青稞酒借助白酒企業+互聯網模式并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據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下半年中酒網實現營業收入8319.56萬元,實現凈利潤虧損4162.96萬元。這表明,中酒網非但沒有像青青稞酒預期的那樣發揮渠道優勢,反而一定程度上還影響了青青稞酒整體業績。
與此同時,青青稞酒也發布了2016年一季度報告。2016年一季度青青稞酒實現營業收入5.1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5.55%;實現凈利潤1.4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9.56%。在一季度營收不利的情況下,近日青青稞酒爆出產品質量問題。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青海省食藥監局2016年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公告》顯示,青青稞酒旗下兩款產品均被檢驗出違規添加紐甜。這兩款產品為500ml/瓶42%vol的神仙釀酒(窖藏)和500ml/瓶43%vol的青稞王酒,紐甜一項的檢驗結果分別為0.0004和0.0003。
佳釀網(jianiang_cn)記者了解到,紐甜是一種功能性甜味劑,甜度較高,能量值幾乎為零,安全性相對較高。國家規定紐甜為食品添加劑品種,并適用于各類食品生產。在GB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有著明確規定,發酵酒的紐甜最大使用量為0.033g/kg。需要指出的是,國家規定允許酒企在生產過程中合理按量使用紐甜,以便增加白酒的口感和香醇度。但是有一種情況不得添加紐甜,即固態法白酒,也就是業內俗稱的純糧釀造酒,此次青青稞酒被國家食藥監總局點名便屬于此類情況。
對此,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指出,此次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要求生產經營企業所在地監管部門查明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發生問題的原因,并依法處理。有業內人士表示,青青稞酒向來以“純凈、健康、生態”為概念,對于消費者而言可能會在其產品選擇時產生疑慮或是質疑。在青青稞酒目前營收、利潤下降的情況下,違規添加紐甜對于其銷售無疑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