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做了題為《2015年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市場專業委員會、名酒收藏委員會、科教設計裝備委員會工作報告》就2015年白酒行業的發展形勢和市場、收藏、設備委員會的主要工作以及未來工作設想做了匯報。
宋書玉表示,從2015年白酒產業經濟數據看,行業及市場發展總體上趨于平穩,并有回升跡象,中國白酒產業在調整中前進。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雖有部分名酒企業精準研判、措施得當、調整到位,實現了逆增長,但是更多的企業仍然“筑底”,舉步維艱。他表示,這意味著中國白酒還遠未完成調整,產業的深度調整依然是進行時,行業格局仍將持續變化。
宋書玉也總結了2015年中國酒業協會、市場專業委員會、名酒收藏委員會所做的工作。
在白酒產業全面調整、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圍繞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和創新轉型發展等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以中國白酒產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為依托,由中國酒協牽頭,科研院校為主研單位,對白酒品質提升、品質安全、技術創新等進行了一系列的科研工作。
通過中國白酒酒莊聯盟的工作促進白酒的傳承與創新,開展白酒新文化體系建設,推動白酒產業的創新發展。
通過中國酒業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工作,深化白酒標準化體系建設,為規范白酒生產經營扎實基礎,做好頂層設計。
通過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白酒產業的合作調研,推進白酒產業發展戰略、體制改革、政策環境、消費文化等研究工作。
2015年年初,中國酒業協會定制酒聯盟會成立,協會牽頭做大定制酒“蛋糕”,未來將在建立體系化的定制酒標準體系、打造商業新模式、做好知識產權體系的維護三方面為企業服務。
同時他提到,名酒收藏委員會為著力推動名酒收藏行業健康發展而努力,在老酒鑒定、展示精品酒、開發名酒收藏產品、配合上海國際酒類交易中心進行電子盤交易、做好為協會名酒收藏家個人會員服務基礎工作等方面做了積極努力。
宋書玉在肯定協會、各分會、委員會2015年工作的同時,也提出了2016年工作計劃以及對未來的期冀。其中白酒分會未來在13個方面都有詳細的工作計劃,市場專業委員會在繼續辦好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的基礎上,還在研究建立酒類市場準入行業規范、做好人才培訓工作等方面有諸多發展空間。名酒收藏委員會在繼續開展陳年名酒鑒定工作、推進建立完善中國名酒收藏交易中心等工作上有安排。
在提到最近會議上熱議的“供給側改革”“工匠精神”“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等時,宋書玉表示,創新、突破是行業應對調整最響的聲音,但并不只是口號,也不是面對過去成績的故步自封,所以中國白酒產業的發展需要我們開展更深入的創新探索,需要在新常態、新形勢下對產業體制改革、發展戰略、政策環境、消費文化、技術升級等方面做出更多更積極的改變,需要我們運用集體的智慧創造白酒產業的社會新形態,進而贏得產業的未來。他提出產業發展的三個關鍵詞:轉變、升級、生態。
轉變:規模、品牌效應像品質、特色效益轉變;由傳統釀造向智能智慧釀造轉變;由傳統消費向健康、理性消費轉變;由擴大國內市場需求向開拓國際市場需求轉變;由總經銷+分銷向互聯網+連鎖經營轉變。
升級:品質升級、服務升級、標準升級。產業發展客觀上要求白酒產業必須升級,且在當前白酒產業調整、變革的新形式下,產業升級是產業發展最強有力的支撐。
生態:聯盟創造新生態;產區引領新生態;連橫、合縱創造新生態。
最后宋書玉認為,我國酒類產業發展呈現逐步回暖趨勢,產業調整帶來的嚴峻考驗和巨大壓力仍存在,中國酒類市場未來發展更需要全行業、集體的大智慧和大決心。新一輪產業格局變動已勢不可擋,全行業應同舟共濟,集全體智慧和勇氣做好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為產業轉型升級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