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三次(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大會發布了《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明確了“十三”五期間白酒行業發展的任務。
1、注重智能智慧釀造:加大白酒釀造基礎科研研究,將智能技術引入白酒行業,實現白酒釀造智能化,促進釀造高品質。通過先進的工業智能化提升白酒行業釀造水平,推動白酒釀造基礎的轉型升級。注重特色白酒的智慧釀造,使智能釀造與智慧釀造并舉,實現智能化釀造保品質,智慧釀造創特色,兩者互相輝映,共同發展,實現白酒釀造的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2、提升產品品質特色:把握以規模轉特色,以產量轉品質的行業發展新機遇,積極打造體驗消費,推動白酒酒莊發展模式,提升產品品質特征,將品質特色作為產品品牌的核心。倡導生態釀造,文化釀造,感受釀造,滿足消費者對特色產品的需求,實現白酒產品的價值提升和效益增長。
3、提倡健康消費理念:主動順應市場消費新需求,把握健康理性消費新趨勢,倡導白酒消費新理念,建立理性消費文化、健康消費文化和快樂消費文化的方式,開創少喝酒、常喝酒、喝好酒的健康理性消費時代。
4、開拓國際酒類市場:以全球化的視野布局未來,切實把握一路一帶戰略機遇,推動中國白酒國際化上升到國家戰略。鼓勵白酒企業向全世界傳播中國酒文化,讓中國智慧釀造走向國際。
5、探索互聯網+營銷模式:在傳統營銷渠道的基礎上,探索互聯網+營銷模式。充分利用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的便利和快捷,借助彩信、短信、微信、APP、WAP、二維碼等移動終端+互聯網的靈活性、互動性和精準度,實現網絡平臺銷售。同時要建立物聯網+現代物流,依托線下實體連鎖店體系、倉儲體系和服務體系,由廠家直接供貨到門店,通過門店配送給消費者,達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供應鏈整合。
6、推動品質、服務和標準升級:白酒行業要繼續強化品質安全、品質健康理念,積極推進白酒標準體系的制修訂工作,明確中國白酒的概念、分類、年份、技術規范、感官特點、產品特色,為中國白酒國際化奠定基礎。
7、引導聯盟創新:繼續推動白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社會責任促進聯盟、白酒酒莊聯盟、酒文化聯盟以及定制酒聯盟、原酒聯盟的各項工作,集產業智慧、產業優勢、技術研發和創新資源,圍繞行業共性開展技術攻關。
8、注重產區培育:加大力度培育白酒產區品牌,注重產區生態保護,建立產區地理標志標準體系,產區文化標準體系、產區品牌標準體系、產區法規標準體系。繼續推廣中國白酒酒莊模式,使其成為支撐產區品牌建設的核心。協調引導釀酒產業集群發展,優化釀酒產業布局,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現代化產業集群,打造特色經濟區域集群,培育優質釀酒原輔料產區。
9、構建協同機制:強化白酒行業分工協作,鼓勵白酒生產企業之間,酒類流通企業之間的橫向聯合,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生產效率,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縮短了流通環節,提高了服務水平。鼓勵白酒生活企業與酒類流通企業的縱向重組整合,解決酒類流通企業組織程度地、管理水平差、產銷結合與服務效率不暢、流通環節過多的病垢。支持白酒企業與上下游關聯企業合作,通過與設備制造、原料供應、質量檢測、包裝運輸等關聯行業分工協作,加快產銷一體化結構調整,創造產業鏈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