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三次(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大會發布了《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
“十三五”指導思想、理念、方向
指導思想: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創新工作思路和方式,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調結構、轉方式、促創新、穩增長的基本思路,堅持穩中求進的總體基調;推動依法治酒,促進供給側改革,注重食品安全,強化風險防范。
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實現質量效益共贏;堅持協調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平衡;堅持綠色發展,改善自然生態文明;堅持開放,參與國際酒業競爭;堅持共享發展促進酒與社會和諧。
發展方向:穩中求進,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文化先行,倡導理性飲酒提升公信度;轉型升級,依靠科技突出創新驅動力;質量為本,優化結構提升綜合競爭力。
“十三五”發展的七大目標
經濟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行業預計實現釀酒總產量8960萬千升,比2015年7370.06萬千升增長21.57%,年均復合增長3.98%;銷售收入達到12938億元,比2015年9229.17億元增長40.19%,年均復合增長7.27%。其中,白酒行業到2020年產量為1580萬千升,比2015年1312.8萬千升增長20.35%,年均復合增長3.77%;銷售收入達到7800億元,比2015年5558.86億元增長40.32%,年均復合增長7.06%。
科技創新目標:積極推動全行業開展科技創新,鼓勵釀酒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打破行業之間的技術封鎖與壁壘,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向酒類技術裝備的機械化、現代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邁進。
產業結構目標:協調引到釀酒產業集群發展,優化釀酒產業布局,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現代化產業集群,打造特色經濟區域集群,培育優質釀酒原輔料產區。優化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產業經濟格局,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企業競爭力。發揮農產品加工與新農村建設的有機結合,統籌城鄉共同發展,促進區域良性互動,通過規范中小企業產銷經營,拓展中小企業發展空間,達到中大小酒企和諧發展。
產品結構目標:重視產品差異化創新,深入研究產品感官感受和酒體特制,密切關注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心理變化,精心研發行銷對路的品種。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市場、不同消費群體需求,通過研發豐富多樣、個性鮮明、多元化與差異化組合的產品結構,給消費者提供更廣泛的選擇空間,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精神和物質產品。
質量安全目標: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提高質量要求,健全和完善酒類質量安全體系、質量控制和檢測體系、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立健全產業標準體系、誠信管理體系、推進標準體系的修訂工作。全面推行行業聯盟標準、團體標準,實施企業標準聲明制,實行分級管理,按照國家食品質量要求把關,保障消費者利益。
文化傳播目標:深入挖掘中國酒文化的民族底蘊,還原酒類產品的物質屬性與精神屬性的深刻內涵,積極開展酒文化宣傳普及工作,引導理性消費、健康飲酒的消費理念。通過踐行誠實、誠心、誠心的經營,樹立行業整體形象,培育釀酒行業良好的社會和諧氛圍。弘揚現代文明的酒類“新文化”,鼓勵釀酒企業開展以酒文化博物館、收藏館、展示館、文化宣講論壇、文化旅游等酒類文化普及活動,提升品牌文化形象,推動中國酒文化的國際影響。
人才建設目標:繼續實施以建設高技能人才隊伍為重點的人才戰略,加快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完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建立健全從產業工人到技術人員、從科研帶頭人到釀酒大師的人才培育序列,通過開展國家職業資格鑒定培訓與考核,保證在職技術人員持證上崗。努力培養一支滿足釀酒產業發展需要的、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為實現我國創新型釀酒產業提供人才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