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大健康產業、健康中國被全國兩會委員、代表們頻頻提及,品質消費、健康消費不再止于口號式的宣傳,年輕消費者也在追尋品質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隨著國人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費思維的轉變,對于酒類消費品,喝好酒、少喝酒已經成為諸多消費者的共識,這不僅催生了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的異常火爆,黃酒也乘著健康中國的東風,凸顯出了強勁的增長勢能。
數據好看,市場看好
有數據為例,近日,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公布了最新的銷售數據,1月,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26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14%;實現利潤4723萬元,同比增長17%。而來自會稽山2017年度的業績快報公告則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87億元,同比上升22.73%;實現營業利潤2.55億元,同比上升35.71%;實現利潤總額2.56億元,同比上升32.27%。
近年來,黃酒產業整體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經濟指標步步攀登,品牌塑造能力得以增強。黃酒行業龍頭企業古越龍山、會稽山、金楓酒業等不斷做強做大。2012年來,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嚴控“三公消費”等因素影響,酒業開始步入新一輪調整期,黃酒行業也同樣進入了休整期,不過相比白酒、葡萄酒等酒種而言,黃酒行業相對較為平穩,雖然銷售增速有所放緩,但是依然保持小幅增長的態勢。在經歷了2014年度的低迷行情后,黃酒行業在2015年迎來轉機,3家龍頭上市公司營收均有所增長。
近兩年,受益于經濟持續增長,釀酒行業也體現出消費升級帶來的結構性變化:對酒的需求從“單純嗜好”向“營養保健”轉變,高度、烈性的不良飲酒觀日益為人們所摒棄,黃酒的低度、營養、保健的優勢逐漸得到顯現。
據悉,2017年,黃酒集團共開發新品67款,通過優質的原料加上釀酒人的工匠精神和科技創新,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化和個性化的新消費需求。而從2017年1~9月的會稽山銷售數據可以看出,公司1~9月實現中高端黃酒銷售4.4億元,最大單品純正五年貢獻超四成收入,純正八年在消費升級的帶動下呈現較快增長態勢。而黃酒行業的另一支勁旅——金楓酒業則在2018年3月15日晚間發布了提價公告,擬對公司四大系列產品分別提價3%~9%。金楓酒業提價自4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石庫門高檔系列產品平均提價幅度為6.5%;金色年華系列產品平均提價幅度為5%;和酒中檔系列產品平均提價幅度為3%;儂好部分系列產品平均提價幅度為9%。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我國GDP增長6.9%,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并好于預期。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我國GDP增長目標為6.5%左右。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如今,消費升級的引領作用在不斷增強,這無疑對黃酒的產品升級、產業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受惠于國家推動黃酒小鎮建設和消費升級的紅利,以及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黃酒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同時,黃酒行業將逐步走向品牌化、集中化。”有業內人士指出。
突破地域限制仍要打好健康牌櫻花標題
一直以來,黃酒消費以“長江”為界,不僅黃酒生產企業集中在長江以南的江浙地區,蘇浙滬三地合計所占比重高達83%,黃酒消費的70%集中在占全國人口比重10.6%的浙江、江蘇和上海。而“長江”以北的黃酒消費乏力,并多以料酒為主要消費形式。
另外,黃酒的受眾面較窄。黃酒以中老年人飲用為主,新生代品飲的人較少。
《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指出,在產品結構上:適應消費市場新常態,逐步建立黃酒合理的價格體系,重視產品的差異化創新,支持各種風格的黃酒酒種并舉發展,突破黃酒消費區域性、季節性制約。積極開發創新型黃酒、功能性黃酒及附加值高的產品。鼓勵支持區域性黃酒企業開發適應該區域消費習慣的產品,積極鼓勵黃酒企業或產品以更開放的心態走向世界。
為了破解這些難題,古越龍山、會稽山等企業在深耕浙江省內市場、筑牢根據地的同時,還以強勢大單品主攻省外市場,同時通過跨界合作等形式爭取省外有實力的經銷商,將省外市場作為增量的主要來源。在新一輪創新驅動下,通過新產品、新渠道的拓展,逐步打破原有的區域性和季節性的局限,打開新的發展空間。借助國家發展黃酒特色小鎮的政策紅利,黃酒企業還積極實施“黃酒+互聯網、黃酒+旅游、黃酒+文化”等戰略,在創新發展中拓展黃酒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