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黃酒消費將從數量消費轉向品味消費和品格消費,這意味著黃酒本身承載的養生、健康因子外,還需要進一步與年輕人共振,發展新型黃酒,并在營銷方式上做一次“破壞式”的創新,可以進行個性化、定制化的生產。
同時,通過社群營銷和情感溝通等,滿足消費者從“舌尖”到“心間”的美好消費體驗,給產品賦予更多的文化附加值,迎合消費形態從大眾化消費、低端消費向健康消費、高端消費、個性化消費的轉變。
黃酒集中度將得以提升
從白酒行看,過去兩年,白酒出現了結構性復蘇,大部分白酒上市公司的釀酒總量、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呈現增長的態勢,高端白酒更是出現了節慶市場熱銷的火爆局面。而擁有復式發酵工藝、長達90余天的發酵時間,長時間的貯存的紹興黃酒,與品牌白酒相比,其價格卻長期處于“尷尬”的狀態。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釀酒行業銷售增長適度提速,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5%,與輕工全行業8.4%的年度增速相比,具有一定的增長優勢。在2017年釀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中,白酒行業同比增長14.4%,占釀酒行業的比重達61.2%,同比提升2.1個百分點;而黃酒行業同比增長3.1%,占釀酒行業比重為2.1%。
由此可見,黃酒行業綜合規模偏低,規模稍有增減就會造成增長幅度的明顯起伏,而低迷過后的黃酒行業,只要稍有作為,增長走勢的上揚也會非常容易實現。在黃酒行業增長走勢發生顯著回升的過程中,尤其是在全行業產品附加值提升、利潤空間恢復等利益層面,終歸需要傳統優勢省份發揮關鍵作用。
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包括茅臺集團、五糧液集團、洋河等眾代表在兩會期間,聯合提出《關于中國白酒釀造技藝列入國家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議案》。而2006年,紹興黃酒釀制技藝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發揮黃酒的優勢,需要黃酒企業的抱團發力。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紹興女兒紅釀酒有限公司黃白酒車間主任章國強清醒地認識到國有黃酒企業體制機制改革相對滯后,企業活力不足等短板。章國強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推動黃酒產業傳承和創新的建議》,章國強建議深化改革,加快實施國有黃酒混合所有制改革,釋放企業活力,希望能夠盡快研究出臺國有黃酒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
在”健康消費”與“文化消費”的觀念驅使下,新增黃酒消費人群有望突破地域限制,而伴隨著消費升級,黃酒產品的升級趨勢將更加明顯,黃酒行業已逐漸擺脫單純依靠“以量取勝”的低毛利發展模式,逐漸拓展追求高品質、高價格細分市場的高毛利發展模式。同時,大型黃酒企業的混改有望提上日程,集約化發展將成為推動黃酒產業發展的強勁推力。
為進一步迎合市場發展,黃酒龍頭企業在2018年已早有“陰謀”,古越龍山將根據市場需求,淘汰部分低端低價值產品,并對20多種包裝漂亮、價格合理的區域產品進行共享。同時,保護好渠道和產品的價格體系,線上線下協調發展。會稽山則將選擇一家杭州的門店進行智慧門店的布局;同時,將通過遍布全國的經銷商,向全國2萬多家阿里小店供應適合大眾消費的酒品。此外,還將根據阿里的大數據分析,從口味、包裝、營銷等各方面入手,專門定制一款滿足25~35歲年輕人消費喜好、適合線上銷售的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