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因素一:人口紅利
目前,中國人口約為14億,巨大的人口基數是消費增長的市場基礎,人均消費的微小提高反映到總量都是可觀的數字。人口結構是影響消費的一個比較重要的變量。20世紀5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是我國嬰兒出生的高峰期,這一代人正在步入20歲至60歲這個年齡段,是中國生產、消費、投資的主力。
同時,兩大新興消費群體不斷擴大,出現一些新的消費特征。一是中產階層;二是90后、00后。他們共同的特征是:具有很強的消費欲望,崇尚品牌和品質消費,同時追求具有自我表現和獨特風格的個性化消費。
驅動因素二:城鎮化率提升
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有更強的消費意愿與能力,城市化加速是拉動消費的一個重要因素。城鎮化率提升可以帶動專業化、工廠化食品加工產業的迅速發展。1980年至2016年,我國城鎮人口占比從19%提升至59%,城鎮化進程快速發展。發達國家城鎮人口比重超過60%,美國城鎮人口比重已經超過90%,預計未來中國城鎮化率仍將進一步提升。
驅動因素三:居民收入增加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較快,居民購買力提升。自2014年以來,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保持較快增速,其中二三線城市居民的財產性收入也有明顯的增長。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76%,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對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和能力產生正面的影響。根據BCG報告預測,未來5年國內消費增長將主要由快速擴大的上層中產階層和富裕階層所拉動。2020年,上層中產和富裕家庭數量占中國家庭總數的比例將從18%提升到29%,購買力增加有望進一步驅動消費升級。
驅動因素四:地產銷售回落
地產銷售增速回落,可選消費有望受益。根據歷史數據,在房地產銷售上行周期,居民耐用消費品的支出增速會有明顯回升,而對應的非耐用消費品支出增速則有明顯下降?梢耘袛,房地產銷售增長對居民消費存在一定的擠出效應。隨著各地房地產降溫政策的進一步延續,很多潛在買房需求被壓制,擠出效應減弱下可選消費品支出的因素會不斷減弱。部分消費品類的中高端產品的需求有望提升,順應了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驅動因素五:生活方式的改變
餐飲行業景氣復蘇,電商渠道驅動外賣增長,F代生活的快節奏使得人們外出就餐機會增加,餐飲行業景氣回升帶動相關食品飲料類產品的銷售。受益于中國電商的高速發展,一線電商渠道占比較高,二三四線城市滲透率也在不斷加快。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外賣或外出用餐,高效便捷的外食外賣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