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酒普遍上揚,省酒提升、松動、新調整,省酒二線分化明顯,市酒出現一批‘僵尸’企業,縣酒在生存邊緣線掙扎。”在春季糖酒會期間剛剛結束的第六屆中國酒業市場論壇,業內人士對白酒市場的現狀進行了總結。有行業人士認為,部分酒企面臨困局,高成本、高稅費、產能過剩、虛擬經濟過火、新模式沖擊以及創新不足制約行業未來的發展。
白酒業面臨調整升級
春節前和春節后的茅臺、五糧液漲價舉措引領整個白酒行業跟風加價。在第六屆中國酒業市場論壇上,河套酒業總經理劉立清表示,如今一線名酒正處于量價提升期,二線次高端名酒正經歷品牌復原期,目前100元到300元價格帶是全國區域名酒和全國二、三線名酒激烈較量區,50元到100元價格帶是各地區二三線品牌的掙扎區,50元以下的高端光瓶酒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市場的分化日趨明顯,正一堂董事長楊光總結這種分化稱:“國酒普遍上揚,表演虹吸效應,省酒提升、松動、新調整,省酒二線分化明顯,市酒出現一批‘僵尸’企業,縣酒在生存邊緣線掙扎。”
瀘州老窖銷售公司常務副總李小剛則表示,隨著過去5年白酒行業品牌集中度提升,后期還將進一步提速,而與此同時,行業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兼并重組將成趨勢。他認為,隨著一線二線名酒品牌下沉,極力拓展鄉鎮市場,縣級酒廠的市場份額受到擠壓進而面臨生存壓力,許多縣級酒廠將會被吞并或破產。
在劉立清看來,影響中國白酒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因素主要有白酒產業的高成本、高稅費、產能過剩、虛擬經濟過火、新模式沖擊以及創新不足等。此外,在宏觀經濟新常態下,結構調整期和創新驅動,以及中產階層的崛起、拉動消費的升級后導致的消費者掌握消費主權、逐漸趨于理性等原因也督促著中國白酒產業迅速調整升級。
年底或現酒企并購潮
受糖酒會舉行的影響,昨日白酒板塊全面翻紅,多只白酒個股漲幅在5%以上。此前關于白酒行業并購、收購的消息以及茅臺價格沖新高的消息也影響了該板塊在股市的表現。
至于包括茅臺在內的行內外頻繁的并購和收購行為,貴州茅臺廣東省級特約經銷商董事總經理郭超仁表示,茅臺確有參股一些市場端運營的聯營公司,旨在通過入股更進一步參與到市場化的進程中,對上提供數據,對下提供資源,再就是力爭將這樣的公司打造成酒水運營平臺,實現上市。他透露,目前該計劃正在實施,預計3~5年內將其打造成上市公司。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觀察到,白酒市場的“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均有收購動作,但兩個陣營的方式和目標不同,茅臺、五糧液收購的目標是使自己與被收購方從競爭關系轉變為從屬關系,降低內耗,爭搶競爭力,而“第二軍團”如古井貢酒、衡水老白干的收購,主要是共享資源、渠道和客戶。
朱丹蓬預計2017年底至2018年初的白酒并購將更為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