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2017年12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共有843批次不合格產品登上“黑榜”,其中,有36批次進口葡萄酒因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已被銷毀或者退貨。至此,2017年全年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發布完畢。
據酒業家·葡萄酒市場內參統計,2017全年共283批次、302.5噸進口葡萄酒作銷毀或退貨處理。無論是從批次還是噸數,未準入境的進口葡萄酒與2017年進口葡萄酒整體數據相比都很少。海關信息網數據顯示,2017年1-12月,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量為7.46億升。
酒業家·葡萄酒市場內參發現,不合格產品來自阿根廷、奧地利、澳大利亞、法國、格魯吉亞、吉爾吉斯斯坦、羅馬尼亞、美國、南非、葡萄牙、日本、臺灣地區、瑞典、西班牙、匈牙利、亞美尼亞、意大利、智利等18個國家或地區。
來自法國的不合格產品最多,有75批次,共70.1噸。其次是澳大利亞,有43批次,共35.3噸。此外,西班牙有38批次、意大利有29批次、格魯吉亞有25批次,瑞典有22批次,智利有18批次。
就統計情況來看,不合格原因有銅、鐵超標,包裝不合格,標簽不合格,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苯甲酸、檸檬酸及其鈉鹽鉀鹽、糖精鈉、亞硫酸氫鉀,超過保質期,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硫、山梨酸,感官檢驗不合格,干浸出物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含有雜質,揮發酸超標,貨證不符,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
包裝不合格是進口葡萄酒的“重災區”,2017年共有128批次進口葡萄酒因包裝不合格被銷毀或退貨,占比高達45.2%。其次,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有56批次,標簽不合格有29批次,證貨不符21批次,超過保質期10批次,主要為保質期較短的起泡酒,因質量問題而退貨銷毀的進口葡萄酒共26個批次。
據酒業家·葡萄酒市場內參此前報道,2016年共有125批次的進口葡萄酒因不合格遭到銷毀或退貨處理,其中35批次因標簽不合格、38批次因包裝不合格被銷毀或退貨。由此看來,近2年在不合格的進口葡萄酒中,包裝與標簽不合格的問題仍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