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5年9月(1~14日)中國酒業垂直電商平臺半月數據報告》出臺,根據這項報告顯示,多個酒業垂直電商瀏覽量達到了十萬級別,而實時流量都達到了2萬+,最高的酒仙網更是達到了44萬。
實際上,與綜合電商相比,這樣的流量數值微乎其微。有觀點認為,對于垂直電商而言,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在2013年之前還獨領風騷的酒業垂直電商,正在遭遇到綜合電商的侵襲,遭遇到移動電商時代去中心化的風潮影響。垂直電商正在制造新的機會點,在去中心化的趨勢中找到新的發展途徑。
綜合電商的威脅
即便根據最權威的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數據來判斷,目前從體量上來對比,垂直電商都與綜合電商差之甚遠,而綜合電商正在向下將觸角延伸到具體行業的行為,更對垂直電商形成巨大壓力。
斗酒網研究院之前(2015年8月)的一項調查表明,酒類電子商務網站之中,酒美網在網站流量以及網站點擊量上奪得頭名,網站日常IP訪問量有4.6萬,網站點擊量則達到了30萬+,這與其網站創立較早(2001年)以及較好的網絡推廣有分不開的關系;而中酒網以3萬的日常IP緊隨其后,其網站也有8年的歷史,日常點擊量也達到了25萬+。至于行業內綜合實力最強的酒仙網則暫時排在第三位,其日常訪問量只有2.6萬,訪問量有11萬+。
網酒網則依托樂視網龐大視頻用戶流量為基數,以及傳媒推廣,在日常流量方面也破萬.最后一個萬量級的是比較低調的購酒網,在去年的“雙十一”上表現十分搶眼。排在最后的分別是也買酒的6600,品尚紅酒的3000,1919酒類直供官網的1800,新晉電商品匯網的1200,以及主要發力在天貓,京東旗艦店的華致酒行官網的60。
其中,1919和華致酒行主要以京東、天貓等綜合電商平臺商的旗艦店為主,其自身官網更多作為展示平臺,因而其流量較少。
實際上,就算是幾年前的數據,綜合電商在流量層面的優勢也足以秒殺垂直電商。
“垂直電商與綜合電商相比,知名度和影響力存在巨大差距。”營銷專家李峰認為,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最主要在于消費習慣——對于普通購物者而言,并沒有心思記住名目繁多的電商名號。他們更習慣于在綜合性的、品類齊全、知名度較高的網店購物,譬如京東、天貓等等。
這種消費習慣的差異也來自于電商平臺不同的發展策略,對于專注于酒類的電商平臺而言,數年的發展積累已經讓業內無人不知,但是對于消費者層面,酒類垂直電商影響力依然很有限。
業內人士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運營業務成為諸多酒類電商的發展方向,譬如酒仙網,除了自身的平臺銷售之外,為各大酒類廠家提供在京東、天貓上的旗艦店代運營業務成為其重要支撐。
但是隨著綜合電商對于細分行業的下探行為,垂直電商賴以生存的兩個基本面——中心平臺和代運營業務,都受到明顯沖擊。
2015年上半年,京東聯合八大名酒品牌推出“京東白酒節”,引發業界矚目。據了解,本次京東所推出酒品之中,重點是八大名酒,即以茅臺、五糧液、洋河、郎酒、劍南春、汾酒、古井貢、董酒八大名酒品牌為首,眾多知名白酒品牌紛紛入駐京東。按照京東方面的說法,這樣既保障了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又對酒企在互聯時代的轉型發展做出了有益嘗試。
這意味著,在度過了與垂直電商親密合作的初期階段之后,綜合電商越來越有可能強化掌控力,將過去交由垂直電商代運營的分類業務“抓過來”。
分化中的垂直電商
2015年開始,垂直電商面臨著不同于以往的商業環境,一方面是綜合電商的強勢細分化趨勢,另一方面是消費升級帶來的體驗升級、物流升級、節慶經濟狂歡在消費者面前逐漸變冷,這些都給垂直電商帶來挑戰。而在酒業領域,酒類垂直電商也進一步分化。
體驗式消費在電商時代的重要性無以復加,但是隨著電商的進化,消費者良好的購物體驗也進一步升級。不再是一個購買便利性、界面友好性的單一話題,而是涵蓋品質、價格、個性化、物流、服務等各個環節的全流程體驗。
“因為在基本的配送、物流方面,各大電商已趨成熟。”有業界人士表示,經過了初期的比拼服務之后,購物體驗朝著更為深入、細化的方向發展。京東、天貓在這些方面將會呈現出更多優勢,品質、時尚、服務體驗會是電商大佬們新的比拼指標。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電商平臺而言,物流配送的差異將更為細化——例如在基本解決物流配送之后,一些電商大佬將會以細微差距來體現自身優勢。京東自建物流延伸出了極速達、3小時達、移動自提車等個性化物流服務,蘇寧、當當等也紛紛加碼物流建設,開啟了新一輪的對抗戰。2015年之后,配送物流的速度、質量比拼,將會在縣鄉級市場進一步體現。
“酒業電商平臺在這些方面差距甚遠。”一位酒企負責人表示,一些酒業電商平臺在配送上與綜合電商不在一個等量級,這是由雙方的資金實力、品牌影響力所決定的。
與綜合電商在各方面拉開差距的同時,垂直電商之間也逐漸出現了分化。
根據斗酒網的統計,2015年8、9月垂直電商流量排名中,第一梯隊實時流量都達到了2萬+,瀏覽量也是十萬級別,最高的酒仙網達到了44萬;第二梯隊的網酒網、購酒網、也買酒,實時流量都在1萬左右;第三梯隊則是瀘州老窖官網商城、茅臺商城等,實時流量都在2000左右,瀏覽量茅臺商城單家達到了3萬+。
對比斗酒網8月份的電商報告可以發現,原在第三位的酒仙網這次躍居第一。業內人士認為,這與酒仙網進入9月份之后推出的多項活動有關——譬如“60萬瓶酒1元購”、“狂歡大牌周”、“包下三個老窖池開啟”、“全民開窖”等。酒仙網大促活動,也在“9.9酒水狂歡節”上盡情展現。
斗酒網8月到9月的不同數據排名顯現,一個電商網站的促銷力度往往影響著其訂單量,9月上半個月通過酒水狂歡節的系列營銷,酒仙網獨占鰲頭,其他幾家主流電商略有下降。
觀察人士認為,斗酒網的這份數據研究表明,酒類垂直電商的3個梯隊,與其發展歷史、業內影響力密不可分;旧系3梯隊,要么屬于電商行業之中的后來者,要么屬于企業自建電商,顯然其影響力要稍遜一籌。
綜合電商>酒類垂直電商>企業自營電商,在業界人士看來,目前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網站流量,都是綜合電商居于優勢地位,酒類垂直電商則位置尷尬。
“企業自建電商平臺更多是一種形象展示,而非追求銷量。”酒業經銷商趙禮堂認為,他所合作與了解的平臺之中,酒業電商與企業自建電商的目的不同。對酒業電商來說,銷量和流量很重要,若不能在這兩個層面有所建樹,則意味著未來前景堪憂。
去中心化,另一次機遇
電商平臺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逐漸轉變,所帶來的結果是交易的碎片化,消費群體的碎片化,而抓取大數據之后所形成的向其他社交平臺的滲透,導致了電商中心平臺作用減弱,在這種趨勢之下,去中心化轉型就成為垂直電商的另一條可選途徑。
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移動電商訂單所占比例已經達到了平均30%~40%,業界預測明年移動電商將更加成熟,支付更便利,尤其是隨著O2O模式的落地,以及移動端交互體驗的增強,移動電商版圖將進一步擴張,并有望超越PC端占到60%以上的份額。在移動電商領域,微店社交電商能不能給行業帶來變數,成為備受關注的一個熱點。
盡管很多人士判斷微店等短期難有太大的作為,社會化電商的成熟會慢很多。不過與PC端比,移動電商分散化趨勢的出現,讓去中心化越來越明顯。
“也就是說,現在很多消費者購物不一定是通過電商平臺。”營銷專家李峰研究后指出,越來越多消費者通過社交網絡、譬如微信微店來購物,在這種形勢下,電商平臺的作用在減弱。
消費發展趨向還不止于此,有研究表明,在電商平臺的滲透式宣傳之下,微信、微博、門戶網站都成為電商宣傳點,甚至于變為銷售點。
根據調查,諸多電商,譬如京東在各大新聞平臺、門戶網站都有推廣,根據閱讀者的習慣,而推出相應的產品懸浮窗在該門戶網站。過去這種懸浮窗只能起到宣傳作用,而在技術進步的今天,已經可以直接實現銷售、購物。
綜合電商平臺的多元化出擊,也讓垂直電商平臺有了新的發展機遇。四川玖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墻表示,他們所推出的視頻電商模式,將采取去中心化的發展模式,為酒業客戶提供技術支持,幫助客戶在多平臺上進行銷售。
而重慶的酒業人士余超偉所開發的老窖客系統,則同樣立足于移動互聯,為客戶產品提供技術支持,使其可以在多平臺上實現銷售。
余超偉告訴記者,對于很多酒類企業、經銷商而言,實現電商化的途徑并不多,要么與第三方平臺合作,交予對方很高的費用,而主動權并不在自己手中掌握,要么自建平臺,但是費用太高而影響力很難培育起來。而尋求電商化工具,實現多平臺、去中心化的思路,可以在實現電商化的同時,達到低成本、快速運營的目的。
實際上,這也成為業界看好去電商中心化的理由,也被看作是垂直電商的另一次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