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青青稞酒宣布取得中酒時代90.55%控股權的第五天,屬于傳統零售行業大佬的新華都也發布公告,擬收購三公司布局酒類電商平臺。
新華都主營業務為大賣場、綜合超市及百貨的連鎖經營,屬于傳統零售行業。受電商沖擊及主營業務調整影響,2013年度新華都主營業務出現虧損。在此背景下,新華都開始主動縮減傳統零售業務并積極進軍O2O電子商務領域。
此次重金進入酒類電商平臺或可看做是傳統零售企業的轉型以及對未來酒類O2O模式的看好。
事實上,酒類電商發展歷程也只有幾年時間,在經歷了拼價格時代和酒業調整期后,大家不約而同地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除了酒仙網、1919酒類直供、中酒網等之外,越來越多的小型電商企業已經到了瀕臨生死的邊緣。
互聯網公司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快,尤其在當前的新經濟形勢下,單純比拼價格來換取流量和市場份額的模式已經行不通了,現在看來更多小規模的酒類電商依舊沒有做好升級轉型的準備。
于是,一場“大清洗”運動就不可避免了。
資本介入
新華都在6月16日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郭風香等持有的久愛致和100%股權、久愛天津100%股權和瀘州致和100%股權,涉及金額7.6億;同時擬通過向陳發樹、新華都員工持股計劃等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6.16億元。
記者了解到,久愛致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久愛致和)是一家以數據研究為基礎的效果營銷公司,依托于自有數據研究系統,為客戶提供互聯網營銷服務、電子商務全渠道運營服務、產品的定制化銷售業務。其最早服務的行業是家居產業,2012年開始簽約服務瀘州老窖等白酒公司開始切入白酒領域,而真正打造互聯網白酒則是開始于2014年。
公告同時也顯示,久愛致和、久愛天津和瀘州致和三家公司合計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813萬元、1.69億元和5389萬元,合計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50萬元、1763萬元和843萬元。
顯然,相比于其他酒類電商,新華都收購的三家所謂酒水電商知識行業的“小字輩”,不過,聯想到北京歌德盈香股份有限公司收購也買酒、青稞酒拿下中酒網等事件,類比看來,短時間內電商領域眾多的資本介入事件確實有些端倪——在經歷了互聯網風口之后,電商們也開始了“二次創業階段”,資本介入之后的模式轉型或許會是這一階段的新特點。
已于2014年登陸新三板的四川壹玖壹玖酒類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1919酒類直供”)已經做出了改變,在“6.18”大促中,其最直接的變化就是不再為了業績排名和市場份額而與同行開展惡斗,也沒有因為拼價格優勢而繼續與名酒廠家決裂,或許,在四川壹玖壹玖酒類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陵江看來,著眼于長遠,大家一起搭建一個“競合共榮的生態圈”尤為重要。
“我們要和天貓、京東、蘇寧他們比拼1919的開放平臺了!比拼哪個平臺厲害!雙十一見!”6月18日晚,楊陵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留言稱。顯然,上市之后的1919變得更加理性和成熟了,而競爭的維度和格局也悄然變化。
電商升級
有一點可以明確,相比于以往資本更多關注的是上游廠家不同,這次伴隨著行業調整期,資本關注的焦點似乎開始轉向到了酒業流通領域,而新興的互聯網渠道平臺因為有著先天的消費者大數據庫資源也似乎備受資本的青睞。
新華都方面就表示,此次收購酒類電商是公司加快與電商融合的戰略轉型的重要內容,其將有利于完善公司的電子商務產業布局,做大做強電子商務產業,促進公司的傳統零售與電子商務的全面融合。
在未來的經營規劃中,新華都明確表示,公司將在繼續調整傳統業務結構的同時,積極從傳統零售向與電子商務融合轉變,并與阿里巴巴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以B2B為電子商務戰略的突破口,打造O2O商業模式,占領消費者心智,同時在B2C方面將繼續與阿里巴巴或其他同類型互聯網企業合作。
可以預計的是,在收購之后,新華都在酒水零售領域將會開啟全新的電商平臺系統,融合傳統零售業務與新渠道數據庫之間的聯系,從而推動電商渠道的系統轉型升級。
實際上,前段時間收購中酒時代的青青稞酒目的也在于此,“收購中酒網只是一個開始。”在青青稞酒董事長李銀會看來,收購中酒網之后,青青稞酒在互聯網產品的打造上,無疑具有了強大的差異化優勢。并且,這個收購動作是基于完善企業互聯網基因,并將從產業互聯網轉型、重新構建零售業態,實現行業整合等角度對產業展開布局。
青青稞酒認為,中酒時代經營的酒類產品均自主采購,通過自有網站和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渠道進行酒類產品電子商務貿易,經營模式成熟,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一季度線上收入占比分別為80.61%、91.28%,與青青稞酒傳統線下營銷渠道為主的模式可形成互補。
伴隨著也買酒委身歌德盈香、中酒網搭乘青青稞酒快車之后,是否會有一大批電商企業開始各自的“二次創業之路”?對他們來說,來自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加上酒水行業的渠道轉型,或許會帶來一個新的時機。
正如楊陵江所言,2015年資本市場最大的機遇,或許不僅在于生產,更在于流通。
長跑還是短跑?
機會有了,但我們還不能過于樂觀,行業需要警惕的是酒業電商平臺究竟能跑多遠?擅長的是長跑還是短跑?電商“大清洗”運動之后,伴隨著升級轉型,是否行業也會迎來新的發展的契機?
事實上,伴隨著整個互聯網風潮的涌動,酒行業也在短時間內形成了大量的以“大數據+云計算”為主題的電商渠道平臺,不過,自成立開始,這種以“價格屠夫”成長起來的新型渠道模式就被行業廣受質疑。
面對傳統的白酒行業,新型的互聯網渠道模式究竟能帶來哪些改變?而酒行業在面臨互聯網沖擊的時候,又該保持何種理性的布局和包容的態度?
曾經有互聯網創業公司質疑聯想的成長模式,認為聯想集團在柳傳志的傳統思維模式中無法適應新的經濟形態。
在2001年,柳傳志頗有些語重心長地說:“互聯網公司所以走到今天(這么悲慘的地步),原因之一是把Internet當作短跑,把上市當作終點,但其實互聯網業的建設是個長跑的過程,眼下最重要的是學會長跑。”
如今又是15年過去了,互聯網行業滋生了一輪又一輪的泡沫,很多互聯網渠道創業公司是起得也快,死得更快。而此時,諸如聯想一樣專注于傳統模式的企業還在堅持著,一路奔跑著。
其實,在當下的酒行業內,也有很多這種“打一槍就跑”的渠道電商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它們的存在確實讓酒行業拓展了渠道優勢,并學會了如何與終端消費者互動和接觸。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酒類企業也開始學會用互聯網思維來重新梳理企業的戰略戰術。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泥沙俱下的互聯網領域也催生了一批“短跑型”公司,他們沒有愿望、也沒有耐心一步步去打理企業,白酒廠家也別指望他們和你一樣去為了未來的利益去堅守眼前的價格底線和維系平衡的渠道關系。
也許,經歷了一場以資本為動力,以升級為內容,以并購為途徑的“大清洗”之后,電商渠道領域會回歸以便捷服務和高效互動為本質的內容上,并由此成為整個酒行業持續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