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模式:信譽盈利
經銷商的信譽度和美譽度是無形資產。信譽源于承諾和服務 ,表現為信用口碑和經營口碑。信用口碑是指經銷商在某一市場,在長期經營過程中建立起來的資信狀況。一般來說,口碑良好的經銷商,主要表現為守信用,包括對廠家和下級分銷商,遵守合同、遵守市場游戲規則,具有良好的市場經營道德。
經營口碑是指經銷商的經營能力、配送能力、分銷和網絡在同行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領導力等。
第六模式:跟進盈利
與大行業或者大企業的共同利益,主動配合,將強大競爭對手轉化為依存伙伴,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以達到爭取利潤的第一目標并使企業快速壯大。
這里有個故事與各位酒商分享。在大海之中,鯊魚是一個十分兇狠的家伙,非常不好相處,許多魚類都是它們的攻擊目標,但有一種小魚卻能與鯊魚共游,鯊魚非但不吃它,相反倒為它供食,這種魚就是魚。魚的生存方式,就是依附于鯊魚,鯊魚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當鯊魚獵食時,它就跟著吃一些殘羹冷炙,同時,因為它還會為鯊魚驅除身體上的寄生蟲,所以鯊魚不但不反感它,反而十分感激它。因為有鯊魚的保護,所以魚的處境十分安全,沒有魚類敢攻擊它,能夠攻擊它。這種生存方法和生存哲學,說起來讓人十分泄氣,但卻十分有效。
第七模式:包銷、訂制盈利
產品包銷是指經銷商就一款或幾款產品與廠家簽訂包銷協議,限定功能、質量、包裝、價格等。雖然經銷商承擔更多的銷量風險,但經銷商憑借其對市場以及下游網絡的掌控完全可以消解這種風險,從而獲取更大的利潤。如大型經銷商中域電訊的定制手機、買斷手機已經成為其主要盈利模式。通過定制、買斷,中域電訊不僅獲得了更大的利潤空間,可以更自如的操作市場,掌控下游網絡、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且密切了與上游廠家的關系,建構了穩固的產業鏈。國美、蘇寧、家樂福等大型低價銷售的經銷商和零售終端,其中包銷、訂制的產品也是他們主要利潤來源之一。
第八模式:服務盈利
經銷商的四個角色:物流(倉儲和配送)、融資、服務提供和信息溝通與反饋。
經銷商的傳統角色,是分銷鏈上四個節點的包攬,但今天經銷商地位的旁落,很大程度上消褪了他在分銷鏈上的底氣,為了適應渠道形態的變化,部分經銷商開始在節點上收斂,通過將自己的資源優勢凝練在某一節點上實現自我的盈利的創新。 服務客戶盈利、服務廠家盈利、服務同行盈利、服務消費者盈利
第九模式:商商結盟1、優秀經銷商結盟股份制公司
隨著制造商深度分銷的深入,在這種“上壓下擠,眾叛親離”的形式下,一些經銷商早已是“四面楚歌”,為了防止被“四面合圍,聚攏殲擊”,部分經銷商在力爭為上游制造商提供全面的服務和分銷的同時,也開始與下游經銷商建立緊密的合作體,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生意發展計劃。
如浙江商源,其用資本的形式將其與下游經銷商牢固的捆綁在了一起。下游經銷商經銷浙江商源代理的所有產品,在下級經銷商所擁有的網絡上進行全方位的拓展。在合作中,浙江商源明確要求控股,原來注冊公司是五百萬或者一百萬,決定注入資本后,他會將下級經銷商所有的庫存進行盤點,計算出你的倉庫成本和運作成本,然后他會注入現金進行控股。但是這些現金都是進了浙江商源經銷的貨,他提出的就是讓下級經銷商成為職業經理人,年終還有分紅,當然浙江商源自己也承擔著巨大的資本風險,如果下級經銷商不賺錢,這種緊密型的捆綁,或者發展計劃,都不可能得到順利的實施。
2、渠道聯營體
如:某商貿在眾多的下游批發部中選擇最具有潛力的分銷商結成戰略聯盟。原來每個縣可能有十幾個下游客戶,某某商貿固化下來一兩家,簽定聯銷協議,建立戰略同盟。同時,商貿也把每個下游分銷商的終端客戶固化下來,每個分銷商只對固化下來的終端客戶負責。某某商貿對此固化下來的分銷成員提供細致、深入的專業服務,保證其穩定、長期的獲利。
通過渠道結盟,改變啤酒分銷商依賴打價格戰、利益不穩定、個人無依托的窘境,很受分銷商歡迎。目前和某某商貿簽定分銷聯合體協議的經銷商有十幾家,在某某商貿建立終端檔案的終端客戶有二萬家。通過對整個網絡的控制,**啤酒的產品政策、價格政策、促銷政策、培訓交流等能更快、更好地執行。某某商貿通過分銷管理、市場精耕細作帶來較高的產品覆蓋率和市場銷量。
第十模式:OEM盈利
憑借其對市場的精深理解以及強大的掌控力,通過OEM的方式,打造自有的品牌。這種方式一般存在于產品技術要求不高、利潤比較高的產品上。自己注冊商標,打自己的品牌。
好處是防竄貨、砸價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出現,使產品利潤均在自己可控的范圍內,從而能夠更好地獲利。而缺點則是對經銷商來說,如果沒有強大的品牌支持以及成熟的網絡、操作手法,缺乏對OEM廠家的質量控制以及管理,貿然操作自有品牌很容易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同時很可能給原本就不那么和睦的廠商關系蒙上一層陰影。
第十一模式:入股盈利
參股或控股、合伙人、分紅。
案例:白酒企業紛紛締結“經銷商同盟”
光大證券彭丹雪曾在其報告中這樣說,瀘州老窖2006年的定向增發,其主要目的并非為了投資,而是為了加強與經銷商的關系。公司該次增發主要選擇了分布在華北、華東和華南的大區域經銷商,參與增發的10名特定投資者,其中8名經銷商的銷售收入分別占據公司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銷售收入的9%和14%。增發將經銷商和老窖牢牢地捆綁在一起。2007年上半年,瀘州老窖營業收入12.94億,同比增長27.58%;高檔酒收入8.18億,同比增長32.91%。業績如此,經銷商應該功不可沒。不知道是不是受瀘州老窖的影響,“建立利益共同體”也成為今年五糧液在營銷上的一個新變化。所謂利益共同體的另外一方,主要是指五糧液的經銷商。顯然對于近一兩年在渠道上所出現的微妙變化,五糧液已經有所認知了。
陜西太白酒業集團就是采取這種方式廠商深度合作模式,區域市場大經銷商被吸引為公司的股東,甚至成為董事會成員,最終成為戰略聯盟關系。這樣就能夠博取廠家充分的信任。對經銷商來說,就可以充分利用廠家的資源以及品牌,廠家也愿意給予經銷商充分的利潤空間與支持,最終在廠商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啟動和維護了區域市場,獲得雙贏的目的。經銷商的利潤與目標得到了充分的實現。
第十二模式:廠商結盟
這種在業外有很多成功案例。如格力與其代理商采取的是合資成立銷售公司的戰略聯盟方式。從1993年開始,格力空調就開始與各地的大代理商聯合組建了股份制的銷售公司,將區域內的大代理商組織起來形成穩定的戰略聯盟,F在美的也大批量展開廠商聯合成立銷售公司,與格力不同的是,經銷商出資,美的職業經理以及營銷人員,美的職業團隊可以入股加盟,共同發展。美國的兩位學者柯林斯與波泣斯進行了一項研究,美國6000家經銷商,80%的經銷商在3~5年內倒閉,10%在5~15年內倒閉,只有3%左右的保持不敗。兩位學者選擇了18家成功的公司,深入到這些企業研究六年發現,這些企業之所以常盛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光遠大,主動改變。所以,經銷商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目光遠大,主動改變,要抓住自己現階段和將來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