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品牌升級。
在生產成本之外用戶購買需要支付三個成本:企業的營銷成本、顧客的選擇成本、社會的監督成本,F在的進口葡萄酒消費品牌稀缺,信息不對稱,消費者購買時往往要求網上查比價,看評價,非常麻煩。品牌升級要達到的目的是讓消費者便于識別,更方便選擇。
第四是服務升級。
和其他酒種不同,葡萄酒銷售更需要企業進行服務,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便捷性,另一方面是專業性;便捷性要求消費者能方便地購買產品,方便地飲用產品;葡萄酒是信息含量比較高的產品,特別需要做內容營銷,現在的名白酒不需要對消費者做大范圍的品鑒和培訓教育,而葡萄酒則需要專業性配套,比如持續不斷的品鑒會,配備相應的品酒師。
值得一提是,當下要關注葡萄酒的品牌化現象,國產葡萄酒以張裕和長城為代表基本完成了品牌的高度集中,進口葡萄酒的國家集中化、消費品牌化現象也愈加明顯。未來可能要關注名優酒莊酒,這只要對比中國高端、次高端白酒就可以看見幾十億元級的商機。
要深耕渠道,積極與終端的對接
還有,葡萄酒要以積極的商業模式創新,主動參與到中國酒業的流通轉型中。
第一是重視更擅長對接新消費群體的新零售酒商,比如天貓、京東、1919、酒仙網、也買酒、名品世家等,這方面澳洲的天鵝莊做得早也受益匪淺。
第二是F2R2C短鏈直供網絡,融體驗、教育、銷售于一體專業性終端(R),將是葡萄酒市場競爭的稀缺性資源,這方面中糧名莊薈、聯想佳沃葡萄酒等已經超越傳統的酒窖連鎖,走在了行業前面。
第三是要學習白酒的“建網絡、抓終端”,逐步的以品牌酒建立分銷渠道。
第四是創新城市合伙人、股權合伙商等構建廠商一體化的垂直整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