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律五:區位優勢/產業集群
適用對象:適用于擁有區域優勢和大型產業集群性經濟效應品牌大單品
代表性品牌:瑯琊臺·小瑯高、伊力特、泰山·五岳獨尊、山莊老酒·皇家窖藏
青島得天獨厚的沿海區位優勢,坐擁沿海外貿型產業經濟區位優勢、造就了瑯琊臺品牌的傳奇,青島市政府指定接待用酒,膠東白酒第一品牌,青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即便是白酒、啤酒、紅酒“三分天下”的消費特性,也為集團公司貢獻了數億元的市場份額,其中,一款定價千元的小瑯高大單品,年銷售近億元;
坐落在全國最大的陸地省級行政區內的新疆伊力特,擁有“三山夾兩盆”的獨特氣候和地形區位優勢,借助“西紅柿、哈密瓜、石榴、葡萄”等獨特產業優勢,成長為擁有十大產業集群的大型集團性公司;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泰山腳下孕育了著名的“泰山品牌白酒”,旅游產業經濟優勢和中國文化象征的泰山品牌文化內涵,成就了其“五岳獨尊”的億元大單品傳奇;連接華北和東北兩大經濟帶,融入首都經濟圈,世界文化遺產,屹立十大旅游城市,國家甲類開發型城市,承接了300年皇家御酒高貴品牌基因的山莊老酒,造就了“皇家窖藏”系列超級大單品群。
定律六:資本驅動
適用對象:適用于擁有集團化運營背景的大型企業品牌大單品
代表性品牌:國臺·陳釀年份酒、金沙回沙·星級系列、貴州醇·35度經典
無論是黃金期內資本的助推,還是調整期內的救市,資本之手從來就和酒類企業的變革與發展息息相關,尤其是調整期后,除去幾家老名酒之外,諸多區域性品牌,頻繁與資本對接,戰略意圖昭然若揭。
如何利用好新的融資渠道,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提升企業影響力和品牌價值,增強公司競爭力,同時,規避商業信息泄露,被操控甚至被收購,股價變動資本縮水等客觀風險,將給白酒行業增添了諸多變數,資本對接能力考驗著每一家上市酒企尤其是新上市及IPO進程中的酒企。資本對接較好的區域性品牌中,當屬“鄂酒及貴酒”品牌,也孵化了天士力集團旗下的國臺酒業“國臺·陳釀年份酒”大單品、湖北宜化集團旗下金沙酒業“金沙回沙·星級系列”大單品,維維集團控股的貴州醇酒業“經典裝35度貴州醇”等等。
定律七:產品品牌化
適用對象:適用于產品品牌化運營嫻熟的企業品牌大單品
代表性品牌:精品皖酒、普家、叢臺窖齡原漿、景陽岡一號、紅太陽·一帆風順
提及產品品牌化,不得不提洋河的全國化戰略性產品品牌“洋河·藍色經典”和古井貢的戰略超級單品“古井貢酒·年份原漿”,或許是在全國名酒的帶領下,眾多區域性品牌,都在產品品牌化的道路上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其中,以徽酒及翼酒的運作最為成熟。
筆者服務的酒企中,不乏有經典的成功案例,10多年前,蚌埠的皖酒以一支15元的超級單品“精品皖酒”風靡安徽全境,與此同時,企業便開始對精品皖酒單品進行品牌化升級,向上延伸出“三年陳·精品皖”和“五年窖·精品皖”系列,據統計,2012年“精品皖酒品牌”系列產品累計年銷售達到了52萬箱的歷史高值;
2000年初,徽酒業內一款現象級的超級單品的“高爐家·普家”盛極一時,與此同時,企業對普家進行產品品牌化升級,往上延伸了一款“高爐家·紅家”,高檔婚宴的標配“紅家+紅皖”,在2004年,創造了年銷近5億元的奇跡;
邯鄲的著名白酒品牌“叢臺”,黃金期內,借助超級單品“貞元增”的產品品牌化運作,實現了大本營市場的精耕和高度占有,調整期內,更是通過貞元增品牌和叢臺窖齡原漿品牌的年份系列化,實現了逆勢高增長驕人業績,開啟了翼酒領袖的新征程;
魯酒區域品牌中,聊城景陽岡酒一款政商務爆款“景陽岡一號”,也延伸了景陽岡一號·八年、十二年和二十年三只產品,實現了產品的品牌化運作,成就了魯西板塊領導型品牌;濟寧紅太陽經典單品“一帆風順”產品品牌化,許昌名品姚花春旗下主力單品“梅香”產品品牌化,仰韶的“彩陶坊”產品品牌化,等等,不勝枚舉。
綜上所述,在名酒率先復蘇和品牌快速下沉的大背景下,區域性酒企理應充分整合各方面優勢資源,深耕本地市場,持續優化主力大單品,系統抗擊外來品牌侵蝕,為品牌躍升夯實根基,從而實現“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品牌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