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管控不力,價格混亂問題多
經?梢月牭浇涗N商朋友這樣抱怨:大賣場的售價比我從廠家拿貨的價格還低,這讓我怎么做?
從大賣場的角度看,低價銷售往往可以帶來三個方面的利益
其一,壓低廠家價格從而樹立自己的低價品牌;
其二,制造用超低價的“轟動效應”來吸引消費者,集聚人氣,增加銷量;
其三,達到打壓弱勢同行競爭對手的目的。很顯然,站在大賣場的立場上看,低價銷售是有益而無害的。
但是,低價銷售對經銷商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方面,經銷商可能會失去在當地其他零售終端的話語權;另一方面,經銷商還會失去應得的利潤空間,使本來穩定的價格體系一下子就被賣場打亂。商品價格混亂是經銷商最為敏感和害怕的,也是最令經銷商討厭的。
大賣場低價銷售除了自身造成以外,還有很大原因是廠家跟大賣場簽訂合同時沒有認真把“不許低價銷售”這一條款列明,沒有落實相關價格體系。賣場一般都會在重大節假日、新店開業、店慶等大型活動時進行一些低價銷售策略,但是一般不會貿然自己決定活動,都會事前知會供應商,希望供應商配合。歸根結底原因還是出在廠家,一是廠商關系不好,二是沒有“價格預警”,三是供貨系統沒有嚴格執行。
言出必行,誠信為本
廠家對經銷商的承諾通常有費用支持、返利支持、人員支持、廣告推廣支持、配送支持等等。廠家不兌現承諾的原因可能有三:
一是業務員隨意的承諾,沒有簽訂具體合同;
二是廠家以各種理由有意賴帳;
三是廠家沒有及時對賬。
無論是何種原因,對經銷商的承諾是必須要兌現的,否則就可能引發廠商矛盾甚至造成市場銷售下滑和混亂。
對經銷商這些慣常性傷害,我想如果那個廠家少一些,那個廠家就會獲得多一份經銷商的忠誠,廠商關系更加密切。忠誠無價,請廠家的老板們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