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酒如何抓住戰略機遇
一是發展戰略方面,放棄跟隨,自我聚焦。地產酒過去總是跟在大哥后面混口飯,因為那個時候,大哥有吃有喝,不會給小弟搶吃的。未來,大哥們會一反常態,與小弟們為敵。這種競爭局面,就要求地產酒必須放棄跟隨,聚焦自我,并且要向霍元甲學習,自練迷蹤拳。
二是營銷方面,放棄拼搶,聚焦消費者。相比而言,過去十年地產酒與一線名酒,或者強勢品牌拼搶渠道也能略勝一二,未來,地產酒會首先在渠道方面弱于一線名酒,包括區域強勢品牌。這就要求,地產酒要學會放棄“撒胡椒面式”的市場運作行為,聚焦核心渠道,也就是從鋪貨率轉變為動銷率,從動銷率轉變為占有率。
從營銷的角度看,過去營銷的使命是“方便買(鋪貨率)和樂得買(終端生動化)”,也就是我們說的“得渠道者得市場”。未來,營銷的使命是顧客體驗,即撬開嘴。也就是“得顧客者得天下”。
如果地產酒還是停留在傳統的營銷觀念下,仍然是拼命地拼搶渠道,把利潤空間全部給渠道,而忽視消費者的拉動,不動銷一定成為地產酒的死穴。而且陷得越深,最后也會躺在自己掘的墳墓中離開世界。
早在2012年,筆者就表示,要把大量的市場費用和利潤空間投給消費者,我們一定要明白,只要有人買,就一定有人賣?臻g利潤再高,沒有人買,最終也難逃收回去的厄運。
三是市場方面,做好根據地市場,不僅是地產酒的出路,更是地產酒的活路。也許很多地產酒企業都明白了根據地市場的重要性和價值,但就是不明白如何做。
這里把根據地市場打造的“五條軍規”簡述一下:
第一條 ,感情。面對“本地人不喝本地酒”的困境,我們十多年的實踐證明,地產酒必須從感情的角度,打動本地消費者。必須從“公益事業入手”,獲得本地消費者的好感。
第二條 ,名片。家鄉情結是一個人內心深處根本情結,地產酒要從本地特產,本地名片的角度,打造“讓本地值得驕傲的酒”。我們經常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主人招待客人首先找的就是本地特色,因為特色的本身就是一種面子。
第三條 ,領袖。白酒是場景消費,而場景中最特殊的是客人決定喝啥酒。地產酒必須能夠讓當地的政務接待,商務宴請使用自己的酒。這樣做,不在于銷量,在乎的是引領作用。通過帶動制造流行。從這個角度講,口碑是地產酒致勝的法寶。
第四條 ,改變交易式的買賣行為,實施廠商一體化戰略。地產酒必須和當地的經銷商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否則就不可能做成根據地市場。
現實中,地產酒的營銷模式就是直分銷模式,即直銷打基礎,分銷出銷量。而地產酒根據地市場失敗,也是因為這種模式沒有匹配導致,地產酒根據地市場有兩種情況導致失敗,一種是直銷過于強勢,導致當地的分銷商很是受傷,最后不歡而散。另一種是分銷過于強勢,企業忽視了直銷,導致客大欺店。
分銷商不停的給企業要支持,而產品成熟之后,價格透明,廠商均沒有利潤,導致廠商的矛盾出現,而分銷商有不能全力以赴的推動產品升級,或者成功打造新產品。而這一點,也是大部分地產酒“興一時,敗一世”的根本問題。
第五條,突出主導,群狼共舞。地產酒要想成功抵制外來品牌的競爭,就需要在產品方面實施清晰的戰略。要在主導戰略單品的前提下,實施產品的“群狼共舞”策略。因為區域限制,只有“套播套種”才能產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