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以上20個問題,先開一副西藥
1. 不要聽銷售人員告訴你“領導、我已經做了”。
要問他們:做的結果是什么?做完不等于做好,做的有結果!千萬不要陷入這個誤區!
2. 如果這個工作沒做完?要問他們:
告訴我什么時間做完,在做完之前,還準備做些什么?讓員工口述一遍,你給他對癥下藥!
3. 員工遇到難處,向你求助,你要穩住急躁的心情,不要主動給他支招。
反問他:你覺得該怎么辦?如果員工說出解決方案。
你再次反問他: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實在不行,你問:xx品牌怎么做的?他們怎么解決的。(觀察他對競爭對手的了解程度)
優秀的管理者,會首先承認員工的不平庸,發掘他有價值的東西,并加以引導和培養。
4. 具體事情,要抓具體責任人,誰親自負責這個事情的,而不是抓住一群人責備,這樣毫無意義。
你不能再用你所解決的問題數量,來衡量團隊,你的責任是要建立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團隊。
5. 如果這個事情,超出兄弟們的職責能力范圍,作為管理者,你千萬不要抱怨。
你要斬釘截鐵的告訴團隊:“這個事情雖然有點難度,但是,我也得搞起來!我會和兄弟們一起把這個事情做好!”
舉個栗子:
有人分析說,國民黨的官喊的口號是“給我上”,士兵在流血,他們在花天酒地,而共產黨的做法是“跟我上”。你把這個道理搞懂就行了。
6. 做一線終端市場,看似有具體的章法,其實,也沒有具體的章法,因為,一切都在變。
隨之而來,更需要你的管理“無定式”,具體的指,一定要根據現有的資源、現有的能力,面對多變的環境,找到一個最合適的,達到你目的的途徑。這就是你的“管理定式”。
7. 產品賣不動,銷售人員提出的原因,僅做參考建議。為什么呢?
銷售人員的天職是要影響客戶,但大部分的銷售失敗經歷,都是我們銷售人員先被客戶影響了了,被客戶“洗腦”了。
所以,會誕生出我們的銷售人員說話的口氣,跟客戶的說法幾乎一致。
“價位太高、利潤太低、配置太低、市場行情差...”
8. 歸根結底,人員問題是賣不動的最主要問題。
很多銷售人員認為,貨送到門店,潛意識里認為銷售自然就完成了,守株待兔的心態!貨送到門店,只是庫存的轉移,從廠家到零售店的轉移。產生滯銷,零售商會找你算后賬,銷售人員開始尋找客觀理由。
更有甚者認為,把柜臺、專區專柜擺放好,潛意識里認為銷售自然就完成了,難道把陣地戰壕挖好,就代表仗打贏了嗎?
貨送到門店,在專區專柜陳列后,并不代表零售店有意愿銷售我們的產品,要緊跟著做人員培訓、回訪、促銷等一系列工作,來拉動真正的“動銷”。更要給促銷人員適當的激勵,讓零售店產生主推,才能產生實際銷售。
再開一副中藥:要過程,還是要結果?
1. 全員抓結果,忽視過程,是一線終端管理的大忌!容易造成,剛開始風生水起、金碧輝煌,后期雞飛狗跳,慘不忍睹。
除非,市場處在溫飽階段,大家向“錢”看!但,稍微有點溫飽,還是要過程給抓起來!
管理者不能把“給我結果”,經常掛在嘴上,對市場沒一點好處,學會用結果回溯過程,規范動作,才能長治久安!
我們是做銷售的,都是以銷量為主導考核,在領導的銷量指揮棒下,我們直奔結果(銷量和利潤),忽視過程(分銷質量、拜訪質量、生動化指標、維護標準)
銷量考核不是萬能的,在很多時候,過分的銷量考核破壞性威力巨大,官逼民反的道理,你比我懂!
2. 更不要,全員抓過程,忽視實際的結果,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沒結果的銷售,我們都是白忙活。
事無巨細,是管理者的不勝任管理崗位的主要原因。
喜歡抓細節的人,更愛抓過程,一頭鉆進細節里面出不來!這樣的人,不是管理者,是高級銷售人員。
雖說做管理者,要粗中有細,粗沒了,細太多了,你不完蛋誰完蛋!
3. 做終端銷售,和養雞沒什么區別。
只重視產蛋,忽視雞的心情,結果是,雞累死了,蛋也完蛋了。
只重視養雞,忽略產蛋,雞吃肥了,產蛋的事情沒了。
很多銷售經理,只知道用兵,不曉得練兵,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我們做銷售的,雖然不能養兵千日,但你也得給“養兵”的時間。不然你的兵,何談戰斗力呢?
銷售人員最喜歡走捷徑,最好躺著做銷售很好,更喜歡短平快的方法,喜歡干與銷量有直接掛鉤的事情。
和養雞一樣,喜歡拾雞蛋,卻不想忍受養雞的辛苦過程。
結語
一句話,過程做得好,結果自然好!
很喜歡這句話,送給大家:
不是井里沒水,是挖的不夠深, 不是業績來的慢,是放棄的快。
所以,業績不是靠奇跡,而是靠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