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000799)“甜蜜素”風波正持續發酵。近日,酒鬼酒被經銷商舉報產品檢出添加了甜蜜素。酒鬼酒22日晚間發布聲明稱,從未采購甜蜜素,也從未向54°500ml老酒鬼中添加甜蜜素。
截至12月20日收盤,酒鬼酒股價為39.15元。對酒鬼酒來說,這次甜蜜素舉報事件對股價的沖擊有多大,還不得而知。分析認為,短期看,負面輿情對酒鬼酒品質形象的沖擊恐難避免。對于白酒板塊來說,分析則普遍認為影響有限。
酒鬼酒再陷風波
酒鬼酒代理商石磊近日實名舉報稱,其倉庫里封存了5萬瓶酒鬼酒,被檢出添加了“甜蜜素”。據石磊提供的來自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驗報告,其送檢的白酒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的測定值達到0.344mg/kg,檢驗完成日期為8月28日。
對于此次被舉報,酒鬼酒12月22日發布聲明否認,“石某手中的54°500ml老酒鬼酒產品于2012年生產,為石某獨家定制產品,在出廠時符合國家食品安全相關標準和規定。”酒鬼酒還稱,舉報事出有因,“酒鬼酒原經銷商石某,因與公司發生經濟糾紛,意欲謀求不正當利益,被我公司嚴厲拒絕。”
甜蜜素是什么?白酒中怎么會有甜蜜素?白酒中有甜蜜素會有什么食品安全隱患?
公開信息顯示,甜蜜素化學名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無營養甜味劑,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因其甜度口感良好,常用于蜜餞,糕點、調味料和飲料等食品中,是目前食品行業中應用廣泛的甜味添加劑。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的規定,甜蜜素作為食品添加劑,在酒類產品中只能用于配制酒,最大使用量為0.65g/kg,而白酒中不允許添加甜蜜素。
不過,國泰君安證券的報告指出,散裝或小作坊白酒違規添加甜蜜素普遍,存在提高優酒率和降成本動機。
據業內人士透露,甜蜜素對酒類的風味具有很強的提升作用,不用在釀造工藝上下很大功夫,就可以有好口感。“可能也不是主動添加,購入含有甜蜜素的白酒作為原料生產加工也有可能。”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分會秘書長馬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白酒中不允許添加甜蜜素是從保持白酒釀造工藝的純潔性角度考慮的。“添加甜蜜素可以增加甜味,如果允許添加,那就破壞了白酒釀造工藝的風格特色和工程管理,容易投機取巧,比如想有香味就添加別的添加劑。”
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趙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介紹,按照白酒的傳統工藝,不添加甜蜜素一樣可以生產出高品質白酒。被查出在白酒添加甜蜜素的一般都是較小的企業,小企業的工藝水平達不到,違規添加甜蜜素是為了提高口感。
實際上,白酒企業被檢出甜蜜素并非首例。記者查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資料發現,白酒企業被檢測出甜蜜素時常發生。從公布的抽樣檢測結果看,涉及甜蜜素的多為小型酒企的產品,尤以散裝白酒最為突出。
白酒板塊會否遭殃?
被檢出含有甜蜜素,酒鬼酒又表示從未采購甜蜜素,那甜蜜素到底從何而來?
“檢出了不代表添加了,有可能是人為添加,也有可能是酒罐等存儲環節或者原料加工環節帶入的。就如同當年的塑化劑一樣,排查下來沒有酒企是主動添加的,而是在運輸酒的塑膠管道中有這個物質,在生產輸送中遷移帶入的,通過改造生產設備后,塑化劑就沒有了。”馬勇說。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酒鬼酒的甜蜜素事件對股價會有什么影響?是否會和當年的塑化劑一樣拖累整個白酒板塊?
酒鬼酒曾經被譽為十大文化名酒之一,2012年遭遇塑化劑風波后,業績一度滑入谷底。近兩年在中糧的入主下,業績有復蘇跡象。
最新的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酒鬼酒實現營收9.68億元,同比增長27.34%,凈利潤1.84億元,同比增長14.27%。
不過,歷經風波,今日不同往昔。在今年3月份公布的年報中,酒鬼酒表示,“公司目前產銷規模較小,2018年度營業收入規模在白酒上市公司排名靠后。”
“預計后續影響非常有限。”國泰君安證券認為,甜蜜素事件早已是酒圈的常識,經銷商面對與酒廠合作更加理性,不會輕易解除合作關系。當年塑化劑疊加“三公消費”禁令才帶來酒圈的巨大震動,當前一不存在行業明顯泡沫,二不存在“三公消費”的放松,預計甜蜜素對公司和行業影響有限。如果行業出現調整,建議堅定布局。
馬勇也表示,“對白酒行業不會有什么負面影響,甜蜜素和食品安全無關。”
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對于正在全國化與高端化的酒鬼酒來說,無論此次“甜蜜素”風波的結果如何,都會對企業發展進程造成影響,并且企業的品質形象短期也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