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爭議的貴州茅臺再一次卷土重來。
11月28日,貴州茅臺(600519.SH)逆勢上漲4.34%,報收于648.23元/股。然而在此之前,茅臺已經在爭議聲中持續了7個交易日的陰跌走勢。
這一變化遠未能收窄市場有關貴州茅臺估值分歧的距離。
在貴州茅臺下跌的7天里,部分分析師選擇敬而遠之,而也有投資者選擇高位迎上。
分析人士認為,僅從常規估值來看,貴州茅臺的高價現象并非不可理解,但此前監管層通報及公司層面的風險提示,加之年關即將到來,可能讓部分獲利資金選擇退出,而這也將在中短期內對其股價帶來影響。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發現,這一期間北上資金似乎成為推動貴州茅臺股價反彈的接力者,統計顯示,最近7個交易日滬股通成交茅臺資金規模超過百億元。與此同時,滬股通買入貴州茅臺的凈買入資金也呈現出不斷上升趨勢。
茅臺7連陰
自7月17日貴州茅臺針對部分研報發布風險提示后,其一路上升的股價就在歷史最高點719.96元/股的位置上遇到了轉折。
交易數據顯示,11月17日至27日的七個交易日內貴州茅臺連續回撤,累計成交金額達496.17億元,換手率逼近6%。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在貴州茅臺回調的過程中,不少賣方機構對其發表觀點時已更加慎重。
“從毛利率、盈利增長等基本面對應股價的角度看,茅臺的股價并非是不能理解的,” 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飲料行業分析師表示,“但今年(貴州茅臺)價格上漲了很多,而且還帶著兩市第一高價股的光環,這時候機構對茅臺發表意見都非常謹慎,我們也不例外。”
貴州茅臺陰跌期間,亦有分析師因點評貴州茅臺而遭到交易所的通報。11月20日晚,上交所通報批評安信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蘇鋮有關貴州茅臺的研報,該研報曾分析稱茅臺有望在2025年達到1.85萬億市值,該預測較11月28日收盤時的貴州茅臺總市值8143億元高出122.35%。
有業內人士表示,監管層的通報原因并非緣于其高估結論,而是其研究過程存在瑕疵。
一位接近交易所的券商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并不是說不讓高估股票,但是對產品的信息來源以及價格預測是要符合依據的,通報主要的理由也是缺乏合理審慎的分析以及風險提示不足。”
上交所的確在通報中強調,上述分析給出1.85萬億市值背后所依據的1299元/瓶的普飛價格缺乏依據,而茅臺酒實際出廠價僅為819元/瓶。
但上述飲料行業分析師則認為,目前茅臺酒在市場中仍然供不應求,其出廠價的確有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