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截至11月21日收盤,貴州茅臺下跌0.2%,工商銀行下跌1.21%。貴州茅臺A股市值超過工商銀行,躍居滬深兩市首位。都是跌,但貴州茅臺卻慘勝登頂。
仔細比對還會發現,貴州茅臺一家的市值已經超過很多板塊總市值。以今日收盤價計算,貴州茅臺已經可以秒殺頗有技術含量的軍工板塊;貴州茅臺加上五糧液和洋河股份,三家市值已經可以匹敵“中國最大財富制造商”——房地產板塊。
那么,究竟是白酒太貴,還是其他板塊太便宜,目前這個產業格局合理嗎?
比較出“尷尬”
11月21日,貴州茅臺登上A股市場市值第一的寶座,被他踩在腳 下的是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平安這些大家伙(僅計算A股市值)。
一家白酒企業幾乎是僅憑著國內的消費(國內營收占到將近96%),能達到如此地步,在世界經濟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然而,大家伙之間的比較并不是最尷尬的,貴州茅臺與整個板塊的比較才是。
今日貴州茅臺收報1231.3元,總市值收報15468億元。
這是個什么概念呢?這個市值可以秒殺軍工指數成份板塊,該板塊成份股都是機構挑選出來的48只優質軍工行業股票,都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有的還擁有核心技術。截至最新收盤,該板塊總市值為8785.8億元。比貴州茅臺市值少了將近43%。
此外,截至11月21日,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洋河股份三者市值相加超過2.2萬億元。
而堪稱中國“最主要財富制造商”的134家房地產上市企業,市值加總起來卻只有2.13萬億元。當然,這一數據并未包括恒大地產和碧桂園港股上市公司,但依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究竟誰的“錯”
那么,一瓶酒秒殺一個板塊,三瓶酒可以“干掉”房地產。這種落差如此之大的現象究竟意味著什么?是白酒太貴,還是其他板塊太便宜。
先來看一下白酒的估值水平。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白酒板塊整體的市盈率真還不算高,大多數處于30-40倍之間,而其業績增速也能比市盈率水平相匹配,更為重要的是整個板塊的特別是大盤白酒股的ROE并不低,貴州茅臺達到了25%以上,而且經營現金流的情況也非常好。可以說,如果單從報表來看,這個板塊的確是優質資產。
再來看地產板塊,由于受到宏觀調控的影響,地產行業所面臨的生存環境并不理想。因此也可以看出,整個板塊的經營數據、估值指標的確亦存在問題。以龍頭公司萬科為例,其市盈率水平雖然較低,但其經營現金流和凈資產收益率都無法與貴州茅臺相比。而且整個板塊呈現出的情況并不是整齊劃一,而是參差不齊。
軍工板塊的情況更差一些,根本沒法跟白酒相提并論。其估值水平普遍偏高,成長性普遍不足,凈資產收益率普遍偏低,經營現金流狀況多數不太好。
站在這個角度來看,資金的選擇似乎并沒有問題。不是白酒太貴,也不是其他板塊太便宜,而是其他板塊的財務指標、估值指標表現太差,對資金沒有吸引力。若要談論誰對誰錯,可能又是另一層面的問題。
產業格局或待優化
白酒之所以走到今年這種地步,很大程度上可能跟消費習慣有關,但消費習慣并不能成為產業呈現如此格局的理由。從二級市場的市值來看,目前中國的產業格局大概是這樣的:據wind行業分類,包括白酒的食品、飲料與煙草行業的總市值排到第四位,排在第一二位的是銀行、資本貨物。
中信行業分類可能更為細化一些,在中信三級行業分類中,國有銀行、股份制與城商行、保險排市值前三,白酒則排到第四位,此后是證券、房地產等。按照貴州茅臺當下的市值,已經超過排在市值排第9位之后的所有行業。
此處之所以要將wind行業分類單列出來,是因為要跟美股市場作對比。美股市場的產業格局大抵如下:軟件與服務排在第一位,制藥、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學排第二位,第三位才是銀行。食品、飲料與煙草則排到了第10位。
當然,人口基數以及消費習慣不一樣會導致中美產業格局的差異。不過,即使是行銷世界的可口可樂,如今的市值也只能排在標普500成份股第23位。
這種格局可能也是過去數十年當中世界分工造成的。隨著,市場格局的變化,競爭加劇,未來的世界分工亦可能因此劇變。美國的產業格局則不失為一個發達國家產業格局應有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