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波爾多各大酒莊繼續忽視不斷蕭條的名酒交易市場,并且拒絕調低期酒價格,那么,期酒交易也許將成為歷史符號。
在過去6個年份中,已有5個年份出現了波爾多期酒利潤更多地流入了酒莊手中的現象,因此,酒商們紛紛站出來要求酒莊調低期酒售價,使期酒交易恢復到應有的狀態。
英國法爾葡萄酒商主席斯蒂芬•布勞維特表示,“已經有5個年份的波爾多期酒價格無法讓積極購買的酒商獲利了,甚至還出現了裝瓶后葡萄酒的價格比期酒價格還低的現象。這對于酒商的影響很大,因為它可能導致酒商無法將酒賣出。”
每年四月,也就是上一年的收成之后,恰好是波爾多列級酒莊新酒釀成出窖之時,大批酒評家和酒商都會聚集在波爾多,品嘗剛剛出爐的新酒,進行評價和估計。這個時候,各個酒莊會據此公開發售一定數量比例的葡萄酒,當然價格也是公開的。酒莊對于各個酒商所能拿到的配額有嚴格的限制,酒商在買到期酒后,又會將期酒發售給其他次級酒商。因而,每一年的期酒品鑒會都熱鬧非凡,人山人海。
然而,Liv-ex名酒交易市場總監麥杰思在上周舉行的香港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上指出,近些年份的名酒市場表現已經證明,酒莊自己賺到的錢遠比其他各環節的酒商要多。“從2010年開始,幾乎超過90%的期酒利潤都被酒莊奪取,而其他酒商只能分到那么一小杯羹。那么,期酒價格經過多年的‘不正常’,2014年的期酒價格理應下調。”
此外,五大一級名莊的市場行情已經連續多年走低。雖然拉菲古堡正牌酒的價格仍在上漲,但侯伯王酒莊和瑪歌酒莊的正牌酒價格幾乎趨近2009年水平。當然,這種情況并不會對酒莊本身造成太大的損失。然而,Decanter名記簡·安森(Jane Anson)指出,“波爾多近7,000家酒莊中有5%會參與期酒交易。雖然不排除年份因素影響,但售賣2010年份期酒的酒莊有450家,而售賣2013年期酒的酒莊都不足200家。如果酒莊們再不做出任何改變,那么,最后承受損失的將是整個波爾多的葡萄酒產業。”
不過,麥杰思提醒到,此刻的波爾多名酒市場雖正值蕭條,卻是不少投資者抄底的良機,“經過4年的價格下跌,波爾多市場交易量已達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來的最低值。不過,現在也許就是抄底入市的最佳時機。2014年份的波爾多葡萄酒將是波爾多名酒交易復蘇非常重要的一環,可能會出現價格趨向合理,酒莊酒商共贏的局面,進而使波爾多名酒市場走出陰霾。”
布勞維特則從消費者的角度指出,如果明年再不出現轉機,那么,波爾多期酒交易體系就很有可能宣告終結。“期酒交易成功的關鍵在于,消費者買到期酒的價格要低于具有相同品質的成熟年份葡萄酒的價格才行。”
布勞維特還表示,2014是個好年份,起碼要比2013年優秀。酒莊也許沒必要將價格調低,但也絕對不能再提價了。波爾多酒商過去一直沒有正視消費者更趨理性的事實。如果明年的情況還不如意,繁榮的期酒交易景象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