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已過,白酒漲價的勢頭仍在繼續。在這輪新的漲價潮中,瀘州老窖無疑充當了先鋒隊,繼停貨后,近兩日又連續上調相關酒價。
10月11日,第一財經記者從瀘州老窖內部相關人士獲悉,公司對52度國窖1573經典裝每瓶零售價上調70元至969元。這樣一來,公司龍頭單品國窖1573零售價直接與五糧液的普五終端價形成看齊局面,這也從側面暴露瀘州老窖沖擊一線的野心。
此番漲價的前一天,即10月10日,瀘州老窖也對特曲60版上調了團購價及零售價格。目前瀘州老窖其他產品是否會進一步跟進調價,暫不得知。
瀘州老窖的這波連環漲價潮,始于雙節前夕。9月29日,公司宣布對旗下主要單品停止發貨。
上述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瀘州老窖何時會重啟發貨暫不得知。關于一系列調價原因,其表示“不方便表態”。另外,瀘州老窖官方也不愿對公司的系列行動做出任何回應。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研究員朱丹蓬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表示,瀘州老窖的漲價行為是在延續此前的單品戰略等。
近年來,在內部品牌陷入混亂之際,在新的管理層帶領下,瀘州老窖重整旗鼓,調整經營策略,包括2016年率先瘦身清理精簡冗雜產品、重新理順產品線等。
“瀘州老窖的漲價行動可以說比較高明的,前段時間別人都在漲價時,它選擇按兵不動;當別人停下來時,它又出擊進行漲價,這個節后時點大部分經銷商的資金回籠了。同時,這時候的漲價,也在為春節旺季潮做鋪墊。”朱丹蓬認為。
“選擇這個時候漲價,一方面小高潮旺季剛剛結束,大的旺季潮即將開啟。而漲價選擇的都是穩定產品,這些產品在渠道方面比較透明性,漲價有利于刺激渠道的積極性。”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表示。
中國白酒行業習慣跟隨性漲價,當瀘州老窖漲價密集出擊時,其他白酒企業,尤其是二三線的,如洋河、金徽酒等也輪番漲價。這種形勢下,瀘州老窖的提價效果究竟如何?
事實上,蔡學飛也對瀘州老酒的這種簡單的“控量漲價”提出一點異議,“前期斷貨說明瀘州老窖在制造人為稀缺,但價格的上漲并不是廠家單方面可以決定,這也可能會激化其中的矛盾。”
此前,中原證券分析師劉冉在點評瀘州老窖中報業績中表示,今年上半年,瀘州老窖實現收入51.16億元,同比增長19.41%,銷售增長的情況低于預測。各檔白酒中,高檔白酒的收入增長最大,中檔白酒收入增長欠佳。公司中高檔白酒的收入增長僅1.08%,遠遠低于預測,相對于2015、2016年的高增長,公司中高檔酒的增長動力今年明顯不足。
整個白酒企業集體熱鬧鬧提價以及三季報業績即將兌現之際,A股資本市場里的白酒股更是“漲聲”一片。本周以來,白酒板塊指數連續拉出三根陽線,累計漲幅達到5.69%。單在10月11日,行業內的18酒家上市酒企,包括貴州茅臺、洋河股份、沱牌舍得等共有7家股價創歷史性新高。
朱丹蓬也提醒稱,整個白酒企業經過一系列的控量保價、價值的回歸、品牌的打造以及疊加資本市場的升溫之后,進入到一個較好的紅利時代,但其中也暗藏行業泡沫、以及加劇行業分化風險。“春節后行業分化更加明顯,即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由此可能會引發行業的倒閉潮、并購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