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早盤,白酒板塊盤中走強。同花順(300033,股吧)數據,截至發稿,五糧液(000858,股吧)、瀘州老窖(000568,股吧)、迎駕貢酒(603198,股吧)、老白干酒(600559,股吧)、洋河股份(002304,股吧)、山西汾酒(600809,股吧)等漲幅居前。
經歷了上周小幅盤整之后,白酒股再度強勢歸來。截至28日,白酒板塊總市值較月初增長566.5億元,僅28日板塊總市值增長就達到78.60億元。
機構認為,在行業復蘇的長周期中,任何回調都是買入時機
一、白酒行業的復蘇有著扎實的數據支撐,尤其是一線白酒股,由于民眾消費能力的提升,以貴州茅臺(600519,股吧)、五糧液等為代表的一線白酒股的產品銷售趨勢較為樂觀,上半年茅臺(600519,股吧)已經完成全年計劃量的70%,部分經銷商已經把全年配額用完。
二、一線白酒真實需求強勁并將超預期,判斷今年中秋不會出現前兩年的旺季不旺現象;
三、部分白酒投資品屬性顯現,而這種顯現將在未來持續,主要是由于在本輪行業調整后,貴州茅臺的品牌力和消費者認可度進一步提升,市場氛圍形成,競爭品的替代性不斷減弱。推薦高端酒中其他兩個品種,瀘州老窖和五糧液。盡管近期一批價上漲幅度不大,但國窖1573和五糧液都將受益茅臺漲價。
四、白酒股的估值較低,一線白酒股大多在20倍至30倍的市盈率之間,估值優勢明顯,震蕩市下會吸引更多的資金。
瀘州老窖:五大單品調整基本完成,下半年業績加速增長
上半年 1573、特曲收入快速增長,目前窖齡、頭二曲已基本完成渠道調整; 預計 H1
收入增 15%-20%,凈利增 10-15%, 下半年在低基數上業績將加速。
維持 2016-17 年 EPS 預測 1.26、 1.62 元。 公司業績快速恢復趨勢進一步明確,參照可比公司給予 2017 年 25 倍PE,上調目標價至 41 元。
1573、特曲快速恢復, 窖齡、頭二曲調整基本完成。 據渠道調研, 1)上半年 1573、特曲收入恢復最快,預計增速分別 60%、 30%以上; 2)窖齡酒已基本完成渠道調整(部分地區仍需間歇性控制發貨以穩定價格),預計 Q3 起回歸高增長; 3)頭、二曲步入調整尾聲, 后續仍將在穩價、控細分品牌上鞏固成果; 部分已簽合同的開發品牌將逐步退出; 預計全年低檔酒收入仍將有 10%左右下滑, 2017 年起恢復增長。
1573 漲價文件有望近期出臺, 將帶動批價穩步上升。 公司之前要求1573 批價調至 640 元(據今日頭條 6/30 成都久泰發布價格令),但因未恢復供貨、經銷商主要消化之前低價庫存,且淡季出貨未加速(高端中只有茅臺出貨加速), 目前批價仍在 560-580 元、環比變化不大。預計漲價文件于近期出臺,隨著渠道庫存減少、后續批價將穩步上升。
預計 H1 收入增 15%-20%、凈利增 10-15%,下半年低基數上業績將加速。 上半年 1573、特曲快速增長,頭二曲下滑,預計收入增 15%以上,但費用大增、 及投資華西證券收益下滑, 預計凈利增 10-15%;2015H2 中檔酒控量穩價、發貨很少致基數較低(2015H1、 H2 收入分別 10、 6 億),目前渠道已調整完成, 2016H2 業績有望加速增長。
核心風險: 行業競爭加劇,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風險。
老白干酒:混改激發活力,邏輯進入兌現期
老白干酒 15 年底完成混改,在管理層、員工和經銷商持股、引進戰投后公司在發展戰略、市場經營和對資本市場的態度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我們看好公司基本面穩健成長、凈利潤逐步釋放和行業整合的邏輯正在逐步兌現。尤其是公司的市場層面經過去年短暫的回調,今年市場已經恢復兩位數增長,并且經過蓄力營銷調整, 看好公司最遲明年進入業績的爆發期。
1、公司漲幅滯后于白酒板塊, 混改邏輯待兌現,補漲預期強烈:白酒板塊在經歷三年多的深度調整期后,趨勢開始向上。 而公司在這一波白酒板塊整體行情中漲幅倒數第三,在 6 月份之后才有一波補漲行情。今年以來公司股價滯漲的原因主要是 15 年年報和一季報業績低于預期,凈利潤率提升速度較慢,現金流情況也并不樂觀。 我們認為混改完成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增長雖然無法短期一步到位,但是管理層的動力和態度已經在年報和一季報上體現的很明顯, 看好未來確定性的成長空間。
2、內部調整結束, 基本面下半年開始發力: 由于內部人事調整,公司 15 年銷售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根據我們草根調研的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銷售回款同比下滑 7%-8%左右。 15 年 10月之后調整了銷售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員, 總經理直接抓銷售,
市場回歸良性發展軌道, 今年一季度環比明顯改善,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回款同比增長 13%-15%,上半年預計仍然維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渠道和市場經過系統調整后,預計今年業績下半年開始發力, 看好公司收入高增長。
3、 深耕河北,聚焦資源,塑造核心大單品: 目前河北省內白酒市場容量約為 200 多億元,公司在省內占比不足 15%。 河北只有石家莊、衡水、邯鄲、邢臺等少數幾個市場根基穩固,其他區域比較薄弱,尚有很大空間; 公司未來更聚焦深度化,將未來三年的工作重心都放在河北,聚焦資源深耕省內市場。 公司15 年銷售回款規模近 30 億,遠高于競品板城燒鍋( 7 億左右)和山莊酒業( 5-6 億不含基酒銷售)。 老白干產品已實現全價位覆蓋,通過十八酒坊系列新品的推廣及老白干系列內部的升級,成功完成去低端化。 2015 年,十八酒坊的銷售占比已經超過40%。 2016 年,公司開始進行資源聚焦,主攻 120 元左右消費升級的核心大單品十八酒坊 8 年。 精細化的營銷模式保證市場穩健持續發展。
4、公司凈利潤率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012 年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時, 公司依舊保持了增長,近兩年收入增速一直領先于行業平均水平。 老白干通過多年對產品結及營銷模式及時的調整,業績一直保持著良性發展, 混改完成后,管理層和員工的積極性將被更好的調動,企業經營活力大大提升,業績的增長將更為確定。 與產品結構相似的可比公司對比,老白干的凈利率水平明顯偏低,費用投入高企:公司的凈利率偏低的主要因素是費用率高,其次是毛利率偏低。 15 年公司毛利率為56.94%,低于古井貢酒(000596,股吧)、山西汾酒等可比公司。凈利率僅有3.21%,在白酒上市公司中列倒數第三。另外由于銷售費用率過高,公司 15 年實際所得稅稅率高達 59.75%。與此對應的是 15年末公司由于廣告費用超支等原因導致的未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達到 5.16 億。
5、行業并購整合加速,公司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2012開始,白酒行業轉向深度調整期,經歷了政務消費萎縮、高端需求受打壓、價格下滑、銷量驟降、渠道庫存高企、渠道拋貨等等一系列的調整。政務消費的消失使得整個白酒行業市場份額急速縮水,競爭加劇,行業進入擠壓式發展。而 15 下半年開始,白酒行業開始出現復蘇跡象,宏觀經濟觸底回升,大眾消費升級。而在下降通道的過程當中,大部分企業業績下滑甚至虧損,企業資產價格重估,出售意愿較前些年大幅提高。市場進一步分化,行業并購已經成為了行業的潮流。公司已經積極在尋求新的市場機會,收購互補性的公司進一步拓展市場。
5、盈利預測與評級:公司目前是白酒行業中預期差最大的公司,公司增發改制完成后,管理層激勵到位,行業分化下公司穩健成長,利潤率確定性提升,后續有并購整合預期,目前公司市值僅 103 億, PS 估值在品牌消費白酒中最低, 安全邊際高,向上空間大,建議買入并持有,守候確定性空間,預測公司 16-18年 EPS 為 0.31 元、 0.59 元和0.97 元,對應的 PE 分別為 79X、42X 和 25X。
6、風險提示:1)白酒行業中秋旺季銷售不達預期; 2) 行業發生不利政策影響因素; 3) 經濟增速下降抑制行業需求; 4)利潤增長不及預期。
伊力特:估值有底,變革在即
大本營市場扎實穩固,未來將堅定走出新疆
公司在疆內大本營穩固: 及時調整腰部產品,迎合大眾消費需求;渠道下沉, 鋪向縣級市和村;疆外競爭對手戰略收縮回大本營;疆內競爭對手實力有限,無法形成威脅。 在此基礎上堅定走出新疆,探索重點市場,堅持公司帶著經銷商走, 由于華南地區白酒市場仍是一片藍海, 浙江神話仍有復制的可能性。
辯證看待買斷式銷售,當下已到調整時機
買斷式銷售的優點頗多,包括節約推廣費用、降低運營風險、完善激勵機制,提升銷售業績、助力多品牌策略、 提升市場份額。 但買斷式銷售模式下, 渠道掌握在買斷商手中,廠家議價能力弱; 買斷商共享疆內銷售區域和渠道,可能引發內部競爭; 不易集中營銷資源維護大單品。 唯有辯證看待、適時調整,才能將企業的價值最大化。
管理層換屆,兵團激勵改革推動,銷售體制調整蓄勢待發
新任董事長陳智出身體制內,在擔任伊帕爾汗香料董事長兼總經理期間,多種調整措施并舉,展現出靈活的企業經營思路。我們認為, 管理層未來對銷售體制的調整將是必然的。同時,兵團激勵體制改革的文件基本完成,今年進入落實階段,伊力特(600197,股吧)作為兵團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必將成為受益者,有助于修正公司偏低的薪酬水平。加之經銷商更新換代循序漸進開展,銷售前景顯著改善。
煤化工公司長期應收款壞賬準備未計提完畢,略影響 2016/2017 盈利。
估值:預計 2016-2018 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17.18 億元、 18.89 億元和 21.32 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3.24 億元、 3.79 億元和 4.34 億元,攤薄后每股收益分別為 0.74 元、 0.86 元和 1.04 元。 對應公司 17 年業績給予 25 倍 PE 的保守估值,對應目標價格 21.50 元。
風險提示:新疆白酒需求繼續萎縮;公司銷售體制改革進度不如預期;非相關業務虧損幅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