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披露中報,Q2在高基數等因素下增速回落,不改全年業績預期,下半年增速有望回升。市場關注預收賬款指標,考慮到經銷商數量減少及大商退款等因素,環比增加符合我們前期預期。展望下半年飛天放量有望加快,在真實需求未被充分滿足的背景下,批價有望繼續堅挺,這是行業持續景氣及估值切換的基礎,我們也建議公司加快營銷改革下的直營放量,做好中秋發貨準備。維持19-21年EPS預測34.5/41.8/47.8元,維持目標價1100元,對應20年27倍PE,維持公司“強烈推薦-A”評級。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報告正文
Q2收入利潤增速高基數下回落,下半年有望增速回升,千億目標觸手可及。公司19H1營業總收入411.7億元,歸母凈利潤199.5億元,同比增長16.8%和26.6%,其中Q2收入186.9億元,增長10.9%,歸母凈利潤87.3億元,增長20.3%,增速較Q1有所回落,主要系18Q2高基數,且公司因更換“國酒茅臺”包材,預計有部分計劃量受包材供應不足影響。在7月份持續發貨、下半年基數降低、時間過半任務近半的背景下,預計下半年增速回升,建議投資者關注全年業績情況。
茅臺酒結構驅動增長,系列酒質重于量,靜待直營放量。茅臺酒上半年收入347.9億元,其中Q2收入152.9億,同比增長12.3%。我們草根調研反饋,公司6月份受包材影響部分發貨進度,Q2發貨總量增長有限,但生肖酒推動產品結構進一步提升(故生肖酒批價已接近飛天),貢獻部分收入增量。系列酒上半年收入46.5億元,Q2收入25.2億元,同比增長9.3%,公司持續優化系列酒經銷商體系,上半年系列酒經銷商數量減少494家,增長質量重于速度。另外公司渠道整頓仍在繼續,Q2仍取消60家飛天茅臺經銷商,結合前期數據,已合計取消536家,預計總共收回額度在6000噸以上。上半年直營體系銷售占比3.9%,同比下降3.8pcts,直營體系推進仍待加速。
預收賬款環比增加,現金流指標靚麗。市場普遍關注6月份提前打款政策影響下的預收賬款水平,與17Q2/18Q2預收均環比下降的情況相反,中報顯示,公司Q2預收賬款122.6億,同比增加23.2億,環比增加8.8億。有投資者預期更高的預收賬款提升水平,我們認為雖然有媒體報道按照下半年計劃量收取經銷商貨款,但去年底以來茅臺經銷商整體數量下降大幾百家,且近期有渠道反饋對部分大商做退款處理(推斷系控制回款總量不至過高,不過多占用經銷商資金),當前預收水平符合我們7月15日周報中推斷的“Q2報表預收賬款將維持Q1末的百億以上體量”。現金流量表中,現金回款指標表現亮眼,Q2銷售回款205.7億元,同比增長34.9%,經營性現金流凈額22.9億,增長78.9%?蛻艏巴瑯I存款Q2凈增加123.01億,同比大增183.2%,系控股子公司集團財務公司吸納存款所致,推測與銷售經營活動關系不大。
毛利率提升,銷售費用率下降,盈利能力提升。19Q2毛利率92.0%,同比提升0.9pct,系茅臺酒占比提升,同時非標茅臺結構提升貢獻。稅金及附加率12.5%,同比基本持平。單季銷售費用11.2億,同比減少1.3億,銷售費用率下降1.5pcts至6.0%,主要來自系列酒減少費用支持,預計后續直營店渠道加大投入,全年銷售費用率展望基本持平。管理費用率6.7%,同比提升0.5pct,主要系職工薪酬增加,研發費用率0.24%,提升0.19pct。
產品價格未有泡沫,下半年批價有望持續堅挺。六月茅臺放量相當于市場需求的壓力測試,本次放量后批價沒有出現明顯回落(一周內回落不到100元,然后迅速回升至2000元以上),推測系四五月真實需求并未被充分滿足,經銷商本次到貨后優先滿足在手訂單,導致可供批發流通的酒有限,在此背景下,推測下半年批價有望持續堅挺。近期市場關注茅臺當前2000元價格達到12年高點,我們認為,當前水平與12年不可類比,按照購買力平價還原之后,現在2000元價格水平對應12年1400元,當前茅臺價格仍處合理水平。我們更建議公司提前做好發貨準備,備戰中秋旺季,謹防批價過快上漲后帶來的經營風險。
全年飛天茅臺基酒產量有望接近5.6萬噸,奠定未來增長基礎。從生產角度看,公司上半年茅臺酒基酒產量3.44萬噸,同比增長13.2%,按此增幅推算,全年有望接近并小幅突破5.6萬噸基酒生產瓶頸,推算得2024年成品酒供應有望超過4.5萬噸,銷量增長CAGR5將達7%左右,為未來增長奠定基礎。
投資建議:高基數下增速回落,不改全年業績展望,靜待營銷改革直營放量,維持“強烈推薦-A”評級。公司Q2在高基數下增速有所回落,并非需求不振,預收環比增加,現金回款靚麗,全年業績預期不改,建議投資者以全年視角評估公司報表增速及增長質量。展望下半年發貨有望加快,批價回落幅度有限,集團千億目標觸手可及,期待公司加快營銷改革下的直營放量,做好中秋旺季準備。維持19-21年EPS預測34.5、41.8和47.8元,對應20年27倍PE,維持目標價1100元,維持“強烈推薦-A”評級。
風險提示:放量不足導致批價快速上漲、營銷改革進度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