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昨日意外大漲之后,今日滬指小幅回調,但題材股延續昨日強勢,充電樁、核電、鋰電池板塊等翻紅。值得注意的是,白酒板塊再次走強,老白干一度觸及漲停,金種子酒(11.51 +7.97%,買入)、沱牌舍得(22.09 +4.74%,買入)、莫高股份(13.07 +4.31%,買入)等漲4%以上。
白酒股估值修復
今年以來,A股市場重心不斷下移,市場風格開始轉換,逐步回歸價值,資金尋找安全邊際較好的防御性品種,增加食品飲料等行業的配置。自2月份以來,食品飲料指數逐漸走強,跑贏滬深300指數,且有擴大趨勢。
食品飲料子行業白酒板塊走勢搶眼。從個股來看,今年以來12家白酒股抗跌翻紅,占比66%。剔除次新股,古井貢酒(49.70 -0.04%,買入)、酒鬼酒(23.98 +3.81%,買入)、貴州茅臺(274.02 -0.89%,買入)、水井坊(15.84 +4.01%,買入)上漲20%以上,古井貢酒漲幅高達36.13%。值得一提的是,在弱勢格局中酒鬼酒股價已超過去年6月份高點,創出階段新高。貴州茅臺、水井坊也持續反彈,接近去年6月份高點。
白酒股價堅挺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業績良好。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白酒行業平均毛利率高達62.85%,其中行業前三名貴州茅臺、水井坊、古井貢酒的毛利率分別為92.34%、75.02%、74.36%,領先于其他行業。一季報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貴州茅臺48.90億元、五糧液(31.16 -0.61%,買入)29.03億元、洋河股份(74.42 -0.03%,買入)24.56億元。
中原證券分析師劉冉認為,白酒上市公司的2015年年報及2016年一季報所披露的業績增長普遍符合或超出市場預期;白酒上市公司較高的分紅率,也在弱市中給予市場資金較好的配置選擇。
白酒進入提價周期
2012年,在塑化劑、限制三公消費、勾兌門等事件沖擊下,白酒股一路走低,被市場打入冷宮。不過,經過多年調整,市場似乎給白酒行業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劉冉認為,白酒板塊目前的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尤其一線白酒的估值不足20倍白酒估值優勢較大,同時白酒行業處于逆轉拐點,行業去庫存較好,白酒有望進入新一輪提價周期。
今年3月,五糧液率先宣布漲價。其中,五糧液核心產品52度水晶瓶五糧液出廠價提高20元至679元/瓶;五糧液1618、低度系列等產品也將根據市場供需情況,適時出臺調整措施。
除此之外,今年劍南春也將水晶劍南春和東方紅的出廠價分別上調40元和60元;郎酒集團宣布提高紅花郎全線產品的出廠價;洋河、古井貢酒等酒企今年都紛紛開始漲價。
業內人士認為,白酒漲價是體現白酒企業品牌價值、樹立品牌形象的有效手段之一。白酒集體漲價也有底氣,白酒消費升級或將繼續。古井貢酒在機構調研時表示,百元酒價確實在升級,特別是在50-60元消費群向80-85元上移,80-85元消費群向110-120元上移,總體看,消費群都是向100元左右集中。
另外,白酒行業進過本輪調整,部分企業已經進入復蘇期,企業出現分化,白酒企業不斷傳出并購消息,行業或掀起并購潮。先是古井貢并購黃鶴樓,然后金徽酒(30.9 停牌,買入)并購陜西白水杜康,洋河股份并購貴州貴酒,分析人士稱,白酒并購潮或將延續,區域名酒的市場份額或將擴大。
白酒進入復蘇階段?
今年以來,整個白酒消費開局不錯,業績提升良好,行業是否真的復蘇?
白酒公司對白酒行業的看法略顯謹慎。古井貢酒在機構調研時表示,白酒是進入冬眠期,和中國經濟一樣是新常態。2013-2015年上半年一直都在下滑,今年是觸底略上漲,公司不提反彈。
口子窖(38.39 +2.95%,買入)在機構調研時表示,目前沒有感覺到行業有明顯復蘇,因為判斷行業復蘇需要四個指標:(1)消費總量沒有明顯的復蘇;(2)消費機構與以前是否匹配;(3)經營者數量,無論是商貿企業還是生產企業數量上沒有增加;(4)行業外資涌入是很弱的。2013年之前行業外對白酒關注度非常高,這幾年行業外資金已經去尋找新的風口。
一位不愿署名的白酒研究員表示,從行業周期來看,白酒行業已經消化了“反腐”等不良影響,目前去庫存基本完成,消費升級也會帶來機會,但是需求端增長乏力,市場容量增速較低。個股方面,未來有望出現分化行情,看好股權結構調整完畢,品牌溢價能力高的地方酒企。
也有持著樂觀態度的機構。中泰證券認為,根據端午最新調研反饋,茅五一批價穩步向上,印證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下半年在旺季需求驅動下一二線白酒量價有望繼續超預期,屆時將再次打開板塊的投資機會,提升整體估值水平。繼續堅定超配白酒核心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