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顯示,貴州茅臺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582.18億元,同比增長49.8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70.79億元,同比增長61.97%。同時,貴州茅臺擬以2017年年末總股本12.56億股為基數,向公司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9.99元(含稅)。
方正證券認為,貴州茅臺基本面無憂,目前茅臺酒價格已趨于平穩,在茅臺持續強力限價下預計短期價格繼續大幅上漲的概率較小,穩定在每瓶1500元的價格會更有利于茅臺酒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
中泰證券認為,茅臺2018年一季度渠道動銷良好,預計收入和利潤增速在30%以上,全年量價相比2017年將更為均衡。從中長期看,茅臺酒具備持續提價能力,未來收入復合增速有望保持在20%以上。
不漲反跌 機構紛紛減倉
茅臺業績大增同時大手筆分紅,然而二級市場卻并不買賬。28日茅臺以跌逾2%開盤,隨后帶領食品飲料板塊一路震蕩下行,股價早盤跌破700元大關,收盤下跌4.57%。在業內人士看來,茅臺不漲反跌的背后,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因素。
可以看到,貴州茅臺去年酒類的毛利潤率為89.93%,這一數據自2011年以來首次跌破90%。另外,雖然公司營業收入增長了,但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增加了75.33%。
從分紅情況來看,盡管每10股派109.99元數額巨大,然而以年報公布日公司股價714.74元計算,股息率為15.4%;對比2017年4月15日年報公布當日,418.89元的股價對應每10股派67.87元的分紅標準,股息率達16.2%。簡言之,分紅水平較上年同期不增反降。
耐人尋味的是,盡管眾多券商紛紛力挺,然而機構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持。
統計數據顯示,3月28日茅臺資金凈流出8.47億元,最近5日主力資金凈流出20.23億元。在年報前十大股東名單中,五名股東在報告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持。其中證金公司繼續減持,持有貴州茅臺比例從2016年末的2.35%降至2017年末的1.29%,香港中央結算公司減持621萬股,奧本海默基金-中國基金、泰康人壽保險均減持200萬余股,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減持30萬余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