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島海關獲悉,今年前 7個月山東口岸進口葡萄酒 5756萬升,比去年同期增加91.2%;價值 4.5億元人民幣,增長30.7%;其中 7月份當月進口 1266萬升,增加66.6%;價值 1.1億元,增長33.2%。
據了解,今年以來山東口岸葡萄酒主要進口自智利、歐盟和澳大利亞,進口量逐步回升,特別是 4月份起月度進口量迅速放大,并保持在 850萬升以上的高位。7月份當月進口量創歷史新高,環比增加39.3%。今年以來山東口岸葡萄酒進口均價在低位大幅波動,其中 4月份當月進口均價跌至 5.8元 /升,為 2009年 4月份以來的最低值。
“零關稅刺激自智利進口葡萄酒猛增。”山東省葡萄與葡萄酒協會會長胡文效分析山東口岸葡萄酒量增價跌原因時表示,智利是目前山東口岸最大的葡萄酒進口來源國。
據了解,根據中智自由貿易協定,2015年起我國從智利進口葡萄酒開始實施“零關稅”,促進了自智利進口增速進一步加快。今年前 7個月,山東口岸自智利進口葡萄酒達 3309萬升,同比增加 1倍,超過去年全年 3197萬升的進口量。
胡文效表示,市場需求也推動了進口結構發生變化,中低價位葡萄酒進口量比重提升拉低進口均價。近年我國葡萄酒消費潛力得到持續釋放,隨著消費者對葡萄酒認知的增加和消費能力的提高以及政府層面對葡萄酒消費的引導,理性健康的葡萄酒消費市場正在形成,市場結構發生重要變化,中低價位葡萄酒的消費量增加,葡萄酒經銷商調整產品結構,中低價位葡萄酒進口比重顯著提升。
海關數據顯示,價格較低的大包裝鮮釀葡萄酒進口快速增長,前7個月進口量所占比重同比提高8.9個百分點。
但胡文效也表示,“零關稅”葡萄酒大量進口將使我國葡萄酒產業面臨激烈競爭。與進口葡萄酒相比,國產葡萄酒在成本上的劣勢明顯,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首先,10%的葡萄酒消費稅稅率明顯偏高;而且在土地高成本條件下,擴大葡萄種植面積較為困難,限制了我國葡萄酒產業規模的擴大,規模化效益難以顯現;歐美等葡萄酒主要生產國還直接或間接地對葡萄酒行業給予補貼,我國對該行業目前沒有相關措施,成本劣勢進一步放大。
胡文效建議,探討降低葡萄酒的消費稅率的可行性,給予葡萄酒產業相應的扶持政策,提高國內產業競爭力;同時加強進口葡萄酒食品安全風險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建立進口葡萄酒質量追溯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