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公布今年上半年溫州口岸進口食品數據:1至6月,溫州進口食品總量13958噸,超2014年全年的進口總量。其中,進口啤酒風頭蓋過葡萄酒,占據溫州口岸進口量的頭把交椅;憑借13倍的增幅,進口飲料一躍成為溫州口岸進口食品的增長冠軍。
半年進口量超去年全年
啤酒進口總量蓋過葡萄酒
“近年來,溫州口岸進口食品量的年增長比例保持在30%左右,今年上半年進口食品總量已超過2014年全年。”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處處長吳海介紹,今年1至6月,溫州進口食品總量13958噸,進口額2593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近2倍和39.6%。
排名前七的進口食品中,啤酒風頭蓋過葡萄酒,上半年進口量8502噸,進口額952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倍和5.3倍。“去年第四季度開始,進口啤酒量單月首次超過葡萄酒,今后還將保持一個較大的增長幅度。”吳海表示,目前全國一年消費啤酒5000多萬噸,進口啤酒所占比重很小,未來仍有不小的增長空間。
其次是葡萄酒,上半年進口量4753噸,同比增長21.2%,進口額1528萬美元,同比下降8%。
上述兩類進口食品,不論是進口量還是進口額,都占溫州口岸的九成以上。
進口飲料成增長冠軍
水產品進口縮水九成
肉類、食用油、乳制品等進口食品均呈增長態勢,往年少有進口的“洋飲料”,更是成為上半年的增長冠軍。1至6月,飲料進口量達42噸,進口額6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3倍和6.5倍。“可以看出,溫州人對中高檔礦泉水、飲用水等的需求在加大。”
不過,吳海提醒,除了要把好產品質量關外,從業者還應熟悉掌握我國進出口食品相關法律法規,掌握食品加工工藝的相關常識。“此前有外貿進口商將一批從歐洲進口的飲用水以礦泉水申報,結果入境時檢驗檢疫不符合礦泉水標準被判定不合格。”
水產品進口曾連續多年是溫州進口食品的大頭,但今年上半年卻縮水九成,僅300公斤。“自去年開始,溫州口岸水產的進口量和進口額就呈下降趨勢,一方面因為我市有遠洋捕撈作業,再加上國內市場的水產供應充裕,很多都在本土消耗,使進口水產的價格優勢不復存在,需求也跟著少了。”
歐元暴跌擠掉價格水分
有貿易商兼做進口對沖
“溫州進口食品主要源自歐盟,隨著歐元貶值,相當于進口食品價格打了折,受益的是老百姓。”吳海認為,上半年進口量的大幅增長,與歐元一年來的暴跌不無關系,同時其日趨平民化的價格,也越來越為普通市民所接受。“以葡萄酒為例,進口單價較上一年就降低了約兩成,售價跌了50%左右。”
同時,為減少歐元貶值造成的影響,有一部分貿易商在做出口的同時兼做進口生意進行對沖,以彌補出口利潤下降帶來的損失。檢驗檢疫部門也通過優化通關環境進行支持,使貿易商通關更便捷,費用更低廉。
隨著進口食品迅猛增長,檢驗檢疫部門對進口食品的把關絲毫沒松懈,溫州口岸的進口食品質量近兩年也快速提升。吳海表示,上半年檢查到的不合格進口食品共5批次,包括水產罐頭、沙拉醬、飲料等,酒類、乳制品、肉類、植物油等食品的質量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