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進口啤酒成為不少百姓餐桌上的新寵。可您是否知道,全國每四瓶進口啤酒就有一瓶從廈門海滄口岸進口?昨日,記者從廈門海關了解到,今年1—8月,廈門海滄口岸共進口啤酒9512萬升,同比增長2.2倍,占同期全國啤酒進口總量(36314萬升)的26.2%,一舉成為全國最大的啤酒進口口岸。據海滄檢驗檢疫局的工作人員透露,截至目前,今年海滄口岸進口酒類首次突破1億升,達1.02億升,貨值達到1.2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83.3%和145.6%。
記者了解到,海滄口岸進口酒主要包括啤酒、葡萄酒和烈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等)。其中,啤酒進口量最大,占總進口量的85%以上,突顯了海滄作為進口啤酒集散地的作用,也體現了進口酒類需求更加趨于大眾化。據廈門海關人士介紹,受益國內市場的旺盛需求,自2014年4月以來,廈門海滄口岸的啤酒進口量保持高速增長,除7月份增幅收窄至65.6%外,其他各月均成倍增加,8月份當月進口1865萬升,進口量創單月歷史新高。
由于酒類對存儲、運輸要求較高,為提升通關效率,廈門海關建立相關的通關咨詢和擔保驗放制度,方便企業咨詢與申報;高溫天氣時臨時開辟酒類查驗專區,避免查驗場地暴曬對酒類品質的影響。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在原有基礎上推行了多項措施,在有效把關的同時,使得通關服務更加人性化和便利化:開通標簽咨詢服務平臺,通過平臺,把耗時最長的標簽備案工作提前至貨物到港前,使得原有的通關時間平均縮短了7天左右;推行放行單制度,即貨物檢驗工作完成后開具放行單,允許進口商將貨物從指定倉庫移至自有倉庫或經銷商倉庫,但是相關證書出具前仍不允許銷售或使用,該制度實施后,貨物放行時間平均提前2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