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島海關了解到,今年前4個月山東口岸進口葡萄酒2715.5萬升,比去年同期增加1.1倍;價值2.2億元人民幣,增長31.3%;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升8元,下跌37.5%。
據了解,今年以來山東口岸葡萄酒進口量維持高位,近3個月進口量均倍增。4月份當月進口918.6萬升,同比增加1.7倍,創23個月以來進口量新高。同期,山東口岸葡萄酒月度進口均價震蕩走低,4月份進口均價5.8元/升,同比下跌45.1%。民營企業進口占比近7成,且進口量大幅增加。今年前4個月,山東口岸民營企業進口葡萄酒1850萬升,增加89.9%,占進口總量的68.1%。
而智利和歐盟則為我省葡萄酒主要進口來源地。今年前4個月,山東口岸自智利進口葡萄酒1720萬升,增加1.6倍;山東口岸自智利進口葡萄酒的比重已由去年同期的52% 上升至目前的63%。自歐盟進口731.1萬升,增加64.4%。“智利進口葡萄酒降至零關稅刺激了進口量大增。國內葡萄酒消費向中低端市場轉移,拉低進口均價。”山東葡萄酒協會會長胡文效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根據中智自貿協定,2015年智利葡萄酒出口關稅降低為零。受零關稅利好,國內葡萄酒進口商加大智利葡萄酒的進口量。而且智利葡萄酒性價比較高,市場競爭優勢明顯。而國內葡萄酒消費逐漸從高端市場向口感適宜 、價錢合理的平價大眾消費市場轉移。
受此影響,國外葡萄酒商紛紛調整產品結構,大力拓展我國中低端市場。同時,我國葡萄酒企業也大量進口價格相對便宜的大包裝葡萄酒在國內分裝加工銷售。低價葡萄酒進口比重不斷加大,拉低了葡萄酒進口均價。
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國內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完成釀酒總量50.85萬千升,同比下降3.92%。“目前進口葡萄酒與國產葡萄酒價格差距幾乎消失,相同價位下的進口葡萄酒明顯更受消費者青睞,國內葡萄酒行業遭受猛烈沖擊。”胡文效建議,應加強對葡萄酒進口的監測預警和產品流通監管,密切關注進口貿易規模、價格和原產地的變化,防止過量進口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企業要重視并發展優質葡萄種植基地,釀造出地方特色濃郁的葡萄酒產品,走特色發展之路;盡快出臺全國性的法律法規,嚴格葡萄酒行業管理,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健全管理體系,形成規范有序的葡萄酒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