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泡酒繼續下滑
起泡酒(葡萄汽酒)在2016年1-12月的進口量為12,532,459升。較2015年微跌了0.59%。進口金額為56,580,792美元,較2015年下滑6.13%。但較2015年20.01%與27.14%的大幅下滑有所放緩。
點評:
1、總量增長但增幅度放緩,消費整體不振和渠道庫存加大或是原因。
總量增長略高于20%,WBO認為這是因為雖然葡萄酒的普及化程度在加深,但是由于消費整體比較疲軟,前年的進口量恢復性高增長導致部分企業的部分品類出現渠道庫存加大的現象,導致經銷商的信心不足,特別是2016年中秋、國慶傳統“旺季”整體銷售不如2015年,到了12月年底旺季,銷售有所反彈,同時伴以部分品牌、品種的缺貨現象。
2、升單價變動不大,顯示市場仍然處于低端化階段。
特別是2015-2016年的歐餐酒火爆,以及電商頻繁推出低端爆款酒,對平均升單價有很大的影響。
特別是新興的葡萄酒消費市場,如一些三四線城市,其葡萄酒仍然體現在餐酒階段(當然零售價未必低,但進口商進口的價格確實比較低的)。
雖然,中檔價位產品有回升的趨勢,但是從數量上來看還難以和餐酒抗衡,而且市場對低端酒還有巨大的慣性。
3、在各大產酒國中,法國保持了市場第一的位置,進口量增長幅度14.20%,增幅略低于大勢,顯示法國酒市場基礎比較穩定,但市場占有率略有下降,這顯現出中國葡萄酒市場開始走向多元化。
而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增幅非常明顯,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出口中國達5.2億澳元,增長40%。
一方面是澳洲葡萄酒品牌化運作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就,特別是龍頭品牌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另一方面,澳大利亞關稅持續下降,2017年開始降低到了5.6%,帶動更多中國酒商對澳大利亞的市場預期高漲。
4、起泡酒進口數據依然下滑,顯示2014年火爆一時,2015年下跌的起泡酒板塊目前仍然沒有恢復,當年的非理性增長并沒有牢固的市場基礎,中國市場缺乏起泡酒領導性品牌,市場格局依然不清晰。